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630002)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小林李义玲程书波陈志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长江
  • 4篇长江流域
  • 3篇污染
  • 3篇污染事故
  • 2篇水污染
  • 2篇突发事件
  • 2篇脆弱性
  • 1篇谣言
  • 1篇应急响应
  • 1篇事故应急
  • 1篇事故应急响应
  • 1篇水污染事故
  • 1篇区域环境
  • 1篇区域环境风险
  • 1篇网络谣言
  • 1篇危险性
  • 1篇库兹涅茨
  • 1篇库兹涅茨曲线
  • 1篇跨界水
  • 1篇跨界水污染

机构

  • 6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杨小林
  • 5篇李义玲
  • 1篇程书波
  • 1篇陈志超

传媒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东南传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被引量:8
2014年
在系统分析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的构建方法。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响应,应建立基于流域应急指挥中心、地方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应急联动部门3个层次的应急联动组织体系。指出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协调处置机制和奖惩机制3个部分。
杨小林李义玲
关键词:应急响应长江流域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往往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较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具有事态复杂性、损失破坏严重性、处置任务重等特点。科学有效地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有助于迅速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控制事态演化并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针对目前我国缺少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组织机构构建规范、现场处置机构设置不统一、术语不规范、职责不明确、难以实现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联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构建方式,认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构建应体现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统一构建,满足现场处置过程的动态性要求,并且阐述和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职责及其运行机制。
杨小林陈志超李义玲
基于客观赋权法的长江流域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受体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从敏感性和恢复力两方面描述了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综合考虑人群、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等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和恢复力,选取12个指标构建区域环境风险受体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引入"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法等客观赋权法探讨了流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1年长江流域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呈波动下降趋势,且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其中,上海、河南、江苏和西藏等省区脆弱性指数最高,陕西、重庆和云南等省市脆弱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环境风险管理和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杨小林程书波李义玲
关键词:脆弱性长江流域
基于客观赋权法的长江流域环境风险时空动态综合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为评估长江流域各省域单元环境风险状况,构建以风险源危险性、受体敏感性和恢复力3类指标组成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法等客观赋权法,对流域各省级单元2000—2011年的环境风险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如下:时间上,2000—2011年长江流域环境风险呈先期有所下降,而后不断升高的特点;空间上,上海、江苏、河南为高风险区,安徽、湖南、湖北和浙江为较高风险区,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属中风险区,西藏和青海为低风险区.通过对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环境风险时空动态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为流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杨小林李义玲
关键词:区域环境风险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机理与应对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杨小林
关键词:网络谣言
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时空特征及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有效分析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展阶段及变化趋势,采用1995—2010年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时序数据,运用GIS技术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探讨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频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空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而西藏、青海、上海等省市发生频数较低;3)长江流域人均GDP和工业总产值等经济发展指标与事故发生频数之间呈现"N"形EKC曲线特征。长江流域水环境事故发生频数与经济发展之间未表现出期望的倒"U"形变化关系,表明水污染事故频数增加或降低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流域水污染事故风险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采用先进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杨小林李义玲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