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厅基金(2003224005)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田彦文翟玉春曹文玉顾惠敏刘丽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_2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高温固相熔融加压法合成LiNiO_2正极材料,研究了助熔剂LiNO_3的加入量和反应体系中O_2压力对材料的结构和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NO_3加入量的增加,产物容量先增加后减小,LiOH和LiNO_3摩尔比0.9:0.1时产物结构和容量性能最佳;增大反应体系中O_2压力,产物结构和放电容量均得到改善.对LiNiO_2进行循环性能检测,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1.8%,晶型保持很好,相变反应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充电平台电位降低.采用交流阻抗技术计算知Li^+在Li_xNiO_2活性材料中的扩散系数在10^(-9)cm^2s^(-1)数量级,扩散系数较大,因而在充放电过程中Li^+迁移扩散更容易,材料电化学活性提高.
- 顾惠敏翟玉春田彦文曹文玉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钒氧的固相合成被引量:4
- 2006年
- 以Li2CO3和V2O5为原料,进行了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实验研究.通过TG-DTA,XRD及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考察了合成条件对Li1+xV3O8样品结构、电导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产物的(100)衍射峰相对强度增强,这使Li+在LiV3O8中嵌入脱出的路径较长.交流阻抗测试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电导率增大,而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出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580℃焙烧20 h合成的产物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254.0 mAh.g-1,1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245.6 mAh.g-1,优于高温熔融法制备的材料,是较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候选正极材料.
- 刘丽英田彦文徐茶清翟玉春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