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16A-04-01)

作品数:1 被引量:64H指数:1
相关作者:贾承造李本亮张兴阳李传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盆地
  • 1篇勘探
  • 1篇海相
  • 1篇海相沉积
  • 1篇海相沉积盆地
  • 1篇沉积盆地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李传新
  • 1篇张兴阳
  • 1篇李本亮
  • 1篇贾承造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国海相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64
2007年
中国海相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经历了两大构造期和5个构造演化阶段.两大构造期是指早古生代板块离散-漂移控制下的海相盆地形成和晚古生代以来板块聚敛-碰撞控制下的盆地叠加改造这两大构造期.5个演化阶段如下:①元古界—中石炭世,小陆壳板块在大洋中的漂移和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海相盆地的形成;②晚石炭世—中三叠世,陆壳板块向北的拼合聚敛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的发育;③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板块拼贴以后的构造稳定阶段和陆内沉降控制的湖相沉积盆地的叠加;④晚白垩世—古近纪,受新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海相沉积盆地经受陆内变形,发生埋藏、隆升剥蚀或破碎;⑤新近纪以来,受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及其远距离效应的影响,海相沉积盆地边缘发生前陆挤压和盆山耦合作用.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中国海相沉积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的形成奠定了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中新生代的构造叠加与改造决定了油气成藏与保存的关键条件.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漂移在大洋中的古板块上沉积的深水相泥页岩和陆缘海碳酸盐岩层序中,发育了优质的海相烃源岩和礁滩相储集层.晚古生代,陆壳板块聚敛并上升成陆,克拉通盆地内部的古隆起成为油气运移、聚集和储集的良好空间,同时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煤系地层形成了区域性的封盖层.中新生代的构造稳定性决定了古生代海相盆地的保存条件.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盆地改造程度低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其中古油气藏容易保存,例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都是有利于海相油气勘探的地区.
贾承造李本亮张兴阳李传新
关键词:海相沉积盆地油气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