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105)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国松罗刚健何叶叶志强池信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7nAChR激动剂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比较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200~250g)随机分为4组(n=8):S组(假手术组)、M组(缺血/再灌注组)、PM组(模型+PNU-282987组)、UM组(模型+乌司他丁组)。建立肠缺血75min再灌注2h损伤模型。所有大鼠均于肠系膜上动脉开放后2h处死,取标本进行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M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加重,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PM组和UM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组和U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产生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 朱国松罗刚健叶志强何叶
- 关键词:乌司他丁肠缺血
- 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的改良——附216例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操作者学习和建立216例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的过程,总结手术技巧,手术改良方法。按学习时间先后分为预实验组(Y组)30例,模型改良组(G组)36例,模型稳定组(W组)150例,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后8h存活率及手术后并发症;W组随机选取20例大鼠8h后处死留取肺肾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肺肾损伤发生情况。结果:Y组手术成功率为73.3%(22/30),8h存活率20%(6/30),G组手术成功率为83.3%(30/36),8h存活率63.9%(23/36),W组手术成功率为98%(147/150),8h存活率83.3%(128/150),死亡原因主要为出血、门静脉狭窄和低温等等。20例W组肺损伤发生率35%(7/20),肾损伤发生率45%(9/20)。结论:熟练的手术技巧、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损伤和出血,注意保温是模型成功的关键;改良模型能满足麻醉基础研究中有关器官保护研究的需要。
- 罗刚健赵伟成朱国松池信锦黑子清
- 关键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