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12034)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段宏亮何禹斌张祥国赵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化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高邮凹陷阜四段页岩可压裂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利用X衍射和岩石三轴定向力学技术,获取了高邮凹陷阜四段( E1 f4)页岩的矿物组成、杨氏模量、泊松比及脆性系数等参数,分析了页岩的可压裂性。认为高邮凹陷E1f4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平均大于50.72%),泊松比适中(0.19~0.26),脆性指数较高(30.10%~44.71%),与中国东部泌阳凹陷核三上、东营凹陷沙三下页岩一样,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但页岩杨氏模量相对较低(12.9~19.4 GPa),可压裂性略差于中国南方海相龙马溪页岩和美国Barnett页岩;且页岩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组成以×/蒙混层矿物为主,遇水易膨胀。综合评价E1 f4页3可压裂性最好,E1 f4页2和E1 f4页1次之,E1 f4页4最差。
- 段宏亮何禹斌
- 关键词:粘土矿物页岩油高邮凹陷E1
- 利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区分松辽盆地火山碎屑岩方法研究
- 2015年
- 松辽盆地火山碎屑岩种类多且分布分散复杂,在录井现场通过岩屑肉眼观察识别、区分较为困难,同时随着钻井速度的不断提升PDC钻头、扭力冲击器等钻井设备的使用,使得录井采集到的岩屑破碎程度极其严重,进而录井现场人工肉眼的识别、区分火山碎屑岩的难度加大,影响了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和后期解释评价。本文着重探讨利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能够对火山碎屑岩屑成分进行元素测定[3~5],通过与岩心镜下鉴定的结果比对分析,从而寻找不同火山碎屑岩岩性元素变化规律,最终采用统计学方法实现对火山碎屑岩屑进行识别和区分。
- 郑晓庆张祥国
- 关键词:X射线荧光分析火山碎屑岩
- 苏北地区龙潭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 2015年
- 龙潭组是苏北地区重要的生油层和储集层和勘探目的层。龙潭组残存状况、砂岩储层分布范围、烃源岩晚期生烃范围、构造变形程度及浦口组盖层发育程度是控制该套组合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论文充分利用地震、钻井资料,在构造模式的指导下预测了龙潭组残存范围。开展了龙潭组砂岩储层特征研究。结合龙潭组埋深确定了其有效生烃范围。在浦口组盖层评价及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变形强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海安—黄桥—南通地区为龙潭组勘探有利区。
- 赵挺
- 关键词:烃源岩储层龙潭组成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