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20920020091)

作品数:21 被引量:473H指数:8
相关作者:段钟平陈煜赵军张晶李亚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9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6篇病毒
  • 5篇动物
  • 5篇动物模型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肝炎病毒
  • 5篇肝脏
  • 4篇衰竭
  • 4篇人工肝
  • 4篇急性肝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严重急性
  • 3篇严重急性呼吸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佑安医院

作者

  • 10篇段钟平
  • 6篇陈煜
  • 6篇赵军
  • 5篇李亚明
  • 5篇张晶
  • 4篇陈新月
  • 4篇马丽娜
  • 3篇单晶
  • 3篇闵福援
  • 3篇马冰
  • 3篇韩大康
  • 3篇鲍旭丽
  • 2篇王健
  • 2篇吴亚松
  • 2篇陶明玲
  • 2篇孙桂珍
  • 2篇虞岱斌
  • 2篇赵军
  • 2篇李宁
  • 1篇何向敏

传媒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肝脏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机制探讨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进一步阐明SARS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54例SARS患者,观察了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等。其中46例患者系统检测了血清白细胞介素(IL)-1 β、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和甲~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部分病例进行了肝脏B型超声和病理学检查。另有15例健康者及22例同期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37.7%的SARS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其中43.1%轻度升高(<80 U/L),56.9%中度升高。肝功能异常以ATL单项增高为主(70.7%),其次为ALT与AST同时异常(22.4%),少数单纯AST增高。75.9%患者转氨酶在2周内恢复正常,有4例入院时转氨酶正常而在住院过程中升高。重型SARS患者转氨酶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型,x^2=19.28,P<0.05。住院期间24.0%患者血清白蛋白下降,28.6%前白蛋白降低,8.4%总胆红素升高,72.7%患者入院时肌酸激酶或(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异常。IL-1等6种白细胞介素与TNF—α在急性期均显著高于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肝病组,t=1.67~6.48,P<0.05~0.01。ALT异常组IL-1 β、IL-6和IL-10显著高于ALT正常组,t-2.
段钟平陈煜张晶赵军郎振为孟凡坤鲍旭丽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肝脏损害并发症
急性肝功能哀竭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 建立与临床较相近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中国实验小型猪7头,采用Ⅰ期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Ⅱ期(48h后)供肝动脉暂时结扎4h的方法建立缺血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中国实验小型猪6头给于1.2g/kg的D-氨基半乳糖诱导肝功能衰竭,建立药物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观察比较每组动物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生化指标、颅内压、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在缺血性模型中,1头猪死于术中大出血,1头猪的生存时间超过5d,其余5头存活时间为18~30h[平均存活时间(22.5±5.6)h];反映肝功能的主要指标(AS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氨、血糖)均明显异常;组织病理显示肝脏大块坏死。在药物性模型中,动物在给药后12h各项指标开始变化明显,给药后48h损伤达高峰,平均存活时间为(67.9±9.4)h,最终死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结论应用缺血方法与药物方法均能建立急性肝功能衰谒动物模型,其中D-氨基半乳糖1.2g/kg的给药剂量建立的模型稳定性好且能较好模拟临床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研究机制和评价疗效。
李亚明张晶赵军陈煜段钟平
关键词:动物模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7-H1和PD-1信号途径表达的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免疫细胞协同共刺激分子途径之一——B7-H1和PD-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11例CHB患者和16例健康人的外周血肝素抗凝标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T淋巴细胞上B7-H1和PD-1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mDC上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9±14.49)%、(42.84±11.19)%、(33.48±14.07)%和(16.60±4.04)%,健康对照者分别为(14.664±10.11)%、(4.62±3.84)%、(1.89±2.31)%和(0.49±0.37)%,CHB患者B7-H1在T淋巴细胞和mDC上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4。t=-10.894,t=-7.378,t=-13.182;均P〈0.05)。CHB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上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45±6.36)%、(11.42±6.20)%和(13.03±6.71)%,健康对照者分别为(7.80±3.53)%、(7.12±2.60)%和(7.88±3.74)%,CHB患者PD-1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3,t=-2.355,t=-2.439;均P〈0.05)。结论B7-H1和PD-1在CHB患者外周血mDC和T淋巴细胞上表达较高。
耿楠马丽娜马冰陈新月
关键词:T淋巴细胞树突细胞
前S1抗原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时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3
2005年
目的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在逐年增加,识别这些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有无病毒的复制,对于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前s1抗原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65例,均经肝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检测了血清乙肝标志物、PreS1Ag及HBVDNA。免疫组化法检测了HBsAg、HBcAg与PreS1Ag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HBsAg、PreS1Ag主要在胞质表达,HBcAg一部分在胞质内表达,一部分在胞核内表达。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4%(51/65),69.2%(45/65)与67.6%(44/65)。HBcAg与PreS1Ag的阳性表达率略低于HBsAg,PreS1Ag与HBeAg的表达几乎是平行的,经χ2检验,P=0.736,无统计学差异。以乙肝病毒HBVDNA≥103拷贝/毫升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9),而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30名HBeAg阴性的患者,18名患者HBVDNA阳性,14名患者PreS1抗原阳性。说明30名HBeAg阴性的患者有18名存在病毒复制,在此组患者中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4例发生前C区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103拷贝/毫升,PreS1Ag均阳性,HBeAg均阴性。结论PreSlAg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闵福援王健
关键词:乙肝病毒复制前S1抗原HBV-DNA阳性血清乙肝标志物PRE-S1前S1抗原前C区变异
前S1蛋白与病毒DNA和核心抗原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诊断的对比被引量:134
2004年
目的 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4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 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9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5%,这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5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1.5%和72.3%;HBsAg和抗-HBc阳性者8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7.5%、75.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9)、80.9%(72/89);两者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0%(42/104)、82.0%(85/104)。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53.397,P<0.001);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李琴孙桂珍魏玉香闵福援丛玉隆欧晓娟王宝恩
关键词:前S1蛋白病毒DNA核心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复制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用于人工肝实验研究的急性肝衰竭大动物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实验小型猪13头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n=3)给予1.0g/kg的D-氨基半乳糖;中剂量组(n=6)给予1.2g/kg的药物;大剂量组(n=4)给药剂量为1.5g/kg。观察比较每组动物的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生化指标、颅内压、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变化,从中得出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较稳定方法。结果低剂量组动物在给药后均出现一过性的肝功能损害,未出现肝昏迷表现,在给药后3~4d肝功能开始恢复,约1周后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所有动物均存活;高剂量组的动物肝损害出现时间早,损伤剧烈,存活时间短(24.8±5.3h),均死于严重的肝衰竭。中等剂量组的动物在给药后12h各项指标开始变化明显,在给药48h时损伤达高峰,存活时间为67.9±9.4h,最终死于严重的肝衰竭。结论应用药物方法能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其中D-氨基半乳糖1.2g/kg的给药剂量建立的模型稳定性好,且能较好模拟临床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人工肝治疗的实验平台。
乔玲李亚明张晶虞岱斌陈煜段钟平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D-氨基半乳糖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与临床特征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研究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58例慢性HBV携带者和3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年龄、性别、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并将患者按ALT水平分为低酶组(ALT≤20 U/L)34例和高酶组(20 U/L〈ALT≤40 U/L)56例 按年龄分为低龄组(≤40岁)62例和高龄组(〉40岁)28例 并将58例慢性HBV携带者根据HBeAg阳性与否,分为HBeAg阳性组23例和HBeAg阴性组35例 分别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两组连续变量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慢性HBV携带组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患者年龄分别为(24.7±4.8)岁和(35.2±7.6)岁,两组比较,t=2.576,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程度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SO期2例(6.2%),S1期7例(21.9%),≥S2期23例(71.9%),慢性HBV携带组S0期23例(39.6%),S1期20例(34.5%),≥S2期15例(25.9%),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重于慢性HBV携带组,两组比较,χ2=23.2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炎症程度比较,慢性HBV携带组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程度:高酶组G1期26例(46.4%),≥G2期30例(53.6%),低酶组G1期26例(76.5%),≥G2组8例(23.5%),高酶组重于低酶组,两组比较,χ2=7.82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程度:高酶组S0期10例(17.9%),S1期14例(25%),≥S2期32例(57.1%),低酶组S0期15例(44.1%),S1期13例(38.3%),≥S2期6例(17.6%),高酶组重于低酶组,两组比较,χ2=14.30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程度:高龄组G1期9例(32.1%),≥G2组19例(67.90),低龄组G1期43例(69.6%),≥G2组19例(30.4%),高龄组重于低龄组,两组比较,χ2=10.94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程度:高龄组S0期1例(3.6%),S1期6例(21.40%),≥S2期21例(75%),低龄组S0期24例(38.8%),S
马丽娜何智敏曹振环张永宏陈新月
核苷(酸)类似物加干扰素延长疗程对HBeAg阳性患者HBsAg转换的初探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使用IFN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获得HBsAg血清转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使用IFN和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后出现HBsAg转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2例,转阴后定期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HBVDNA于治疗后3~6个月转阴,初治和复治(包括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治疗2年均未见病毒学反弹或新的临床耐药出现。HBsAg转换后平均随访13.2个月,2例出现HBsAg复阳,其中1例抗病毒治疗重新获得HBsAg转换,另1例未再治疗,维持在HBeAg转换状态。余30例患者均维持在HBsAg转换状态。7例治疗后(其中3例治疗前、后两次)行肝穿刺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6例肝内HBsAg及HBcAg均阴性,1例HBsAg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者复发;3例治疗前、后对比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均减轻,其中1例由G2S4变为G1S2~3,该例停用IFN后AI。T仍异常,余4例有轻度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转阴模式有三种,转阴顺序为HBVDNA—HBeAg—HBsAg,占59%(19/32例);HBeAg和HBsAg同步转阴,占31%(10/32例);HBsAg先于HBeAg转阴,占9%(3/32例)。治疗1年时血清HBsAg滴度71.4%(15/21例)〈100COI;63.6%(7/11例)〈250IU/L。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基本上同IFN单药治疗。结论联合治疗和延长疗程是获得HBsAg血清转换的关键。肝组织内HBsAg阳性和血清抗-HBs低水平者易复发。疗程1年时血清HBsAg滴度〈100COI或〈250IU/L,可能是HBsAg易转阴的预测指标。
陈新月马丽娜陶明玲吴亚松马冰张立洁李海英黄云丽张永宏汪俊韬李宁
关键词: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乙型干扰素类核苷酸类
监测APTT指导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肝素用量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通过血凝仪监测APTT变化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时肝素的最佳用量。方法 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对比肾透析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APTT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后APTT的变化情况 ,并通过实时监测人工肝治疗时患者APTT的变化状况随时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管路有无凝血 ,皮肤黏膜、穿刺或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结果 重型肝炎组应用肝素后APTT变化值明显大于肾透析组 ,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大剂量肝素组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 5分钟有 90 .5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30分钟后仍有 4 7.6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均显著高于小剂量肝素组。APTT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的情况下 ,既没有发生管路凝血 ,也没有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凝血机制的变化更加明显 ,相对于肾透析而言应显著减少肝素用量。实时监测APTT的变化使之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 ,既可防止管路凝血又可降低出血的风险。
陈煜段钟平刘义荣韩大康赵军于莹
关键词:人工肝肝素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被引量:182
2004年
目的 了解前S1蛋白 (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的关系 ,及诊断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32 4 3例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检测 5 8例急性发病的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分析其不同病程的PreS1,HBeAg和HBVDNA三者间的关系。根据肝活检病理的肝组织炎症情况分为G1~G4级 ,对 4 9例PreS1和HBVDNA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检测 39例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分析PreS1和HBVDN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间的关系。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HBcAb)阳性组与PreS1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 86 %和 88% ,P >0 .0 5 ,不同病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HBeAg和HBV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与PreS1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 36 %和 35 % ,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和HBVDNA与ALT之间的关系 ,PreS1与ALT相比符合率高 ,P >0 .0 5。HBVDNA与ALT相比符合率较低 ,P <0 .0 1。病理肝组织G1~G4炎症分级与PreS1和HBVDNA高度吻合。
闵福援孙桂珍王健辛永梅
关键词:前S1蛋白乙型肝炎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