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013)

作品数:20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刁生虎王晓萌罗文荟王喜英胡乃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诗经
  • 4篇庄子
  • 4篇《诗经》
  • 3篇隐喻
  • 3篇象喻
  • 2篇修辞
  • 2篇神仙
  • 2篇神仙道化剧
  • 2篇受众
  • 2篇仙道
  • 2篇传播学
  • 2篇传播学解读
  • 1篇大义
  • 1篇形神
  • 1篇形神论
  • 1篇修辞学
  • 1篇雅乐
  • 1篇言说
  • 1篇意象
  • 1篇银雀山

机构

  • 21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首尔大学

作者

  • 20篇刁生虎
  • 6篇王晓萌
  • 3篇罗文荟
  • 2篇王喜英
  • 1篇胡乃文

传媒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月刊
  • 1篇语文知识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狂且”与“狡童”
2011年
《诗经》中,"狂且"和"狡童"这两个称谓仅在《郑风》中出现,在整个先秦其他典籍中,"狂且"未见,而"狡童"仅出现在传世的《麦秀歌》以及需要进一步考订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德篇》:"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
刁生虎罗文荟
关键词:《诗经》《郑风》银雀山
从称谓语及特定词看先秦婚制婚俗——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
2014年
《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与先秦婚制婚俗相关的称谓语与特定词,其结构和意义展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字与制度及民俗的密切关系。其中,"父""叔""伯""家""室""嫡""小""娣"分别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群婚制、伙婚制、对偶婚制和专偶婚制;"妻""娶""婚""薪""父母""兄弟""媒""归妻"分别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抢婚习俗、包办婚俗与赘婿婚俗。
刁生虎王晓萌
关键词:《诗经》称谓语先秦婚制婚俗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先秦诸子论语言
2013年
对于语言问题,先秦诸子表面上"其言虽殊,辟犹水火",但实为"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具体说来,诸子百家对语言的讨论主要涉及名实关系和言意之辩两大领域,名实关系主要限于形而下和客观世界层面的考量,是在政治伦理、价值论层面探讨语言问题,在这方面,诸子针对"名实相怨"的现实,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其最终目的是共同的,即追求达到"名实相副"的理想愿景。而言意之辩主要是从形而上和主观层面的考量,在这方面,诸子均认识到语言是具有表意功能的,但却经常出现"言不尽意"甚至"道不可言"的现象。面对不可说之形上本体,诸子都希望能够超越语言困境而达到自由境界。具体方案是突破概念化语言而进入象喻化语言,从而克服言道悖论而达致自由之境。
刁生虎王喜英
关键词:先秦诸子语言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艺术特色——兼论其宗教基因被引量:1
2013年
由于全真教思想的渗透和影响,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无论是在悲凉感情的宣泄、神奇想象的展现、度脱故事的敷衍还是语言曲词的运用上,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烙印,其在创作模式、戏剧观念及戏剧结构上也因此取得了不同于其他杂剧的独特成就。
刁生虎王晓萌
关键词:全真教感情基调想象艺术戏剧结构
钟嵘《诗品》“魏陈思王植”条疏证——兼论钟嵘的诗学理论
2014年
《诗品》上品曹植条昭示出了钟嵘丰富的诗学理论。钟氏认为曹植诗"源于《国风》"、"情兼怨雅"而"骨气奇高",正是其所推崇的充满"性情"而兼具"风力"之说;钟氏评价曹植诗如"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符合其自然"直寻"的诗学追求;钟氏认为曹诗如"女工之有黼黻"而颇具"滋味",符合其诗学理论的"诗之至"理想。
刁生虎王晓萌
关键词:诗品诗学理论
老子思想的传播学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传播学为解读视角,可窥见其全新面貌。要言之,老子认为,作为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主体面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传播内容和"莫之令而自均"的受众,借助"名可名,非常名"的传播媒介,要达到"太上"之境和"上士"之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慈""俭"而"不敢为天下先",从而更好地完成传播活动。
刁生虎
关键词:老子传播媒介传播受众
“微言”为“隐”,“大义”而“喻”——论“春秋笔法”的隐喻品格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儒家诗性言说的方式之一,讲求"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是孔子修《春秋》时所遵循的曲折委婉的写作原则。其中,"微言"本身即寓有隐晦而幽深的内涵,而"大义"经过经学家的不断阐发,将其文本内蕴的"正名"思想加以宣扬,这一过程正是《春秋》之隐喻的阐释过程。此外,"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惩恶而劝善"四大义例的运用以及《春秋》"史蕴诗心"的特质,也使得"春秋笔法"呈现出约言示义、暗寓褒贬的隐喻品格,从而成为中国古人所崇尚与遵循的典范。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是建构中国本土隐喻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更对于整合中华文化特色、重构中华文化话语,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刁生虎胡乃文
关键词:春秋笔法隐喻微言大义
“郑声”、“郑声淫”与“放郑声”被引量:2
2013年
从"郑"、"声"两个概念入手,即可发现"郑声"含义的广泛性及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变化,进而发现"郑声淫"即"郑声"在形式和内容上"过其常度",因此在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坏乐崩"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为维护代表旧秩序的"雅乐",孔子要求取缔代表新秩序的"郑声"而呼吁"放郑声"。自孔子提出"放郑声"、"郑声淫"、"恶郑声"以来,学术界对于相关问题一直聚讼不已,迄今仍无定论。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郑声"为何、"郑声淫"之"淫"该作何理解以及孔子"恶郑声"、"放郑声"的原因何在,以期对相关问题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刁生虎王晓萌
关键词:雅乐郑声淫乐教
庄子对中国“象喻”文学的贡献被引量:1
2012年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象喻"学家,他对中国"象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具体表现在:对中国古代"象喻"的概念、成因和功能等问题都进行过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从而解决了中国"象喻"理论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中国"象喻"的具体形态具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为中国"象喻"创作史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模本和范式。
刁生虎
关键词:庄子
《周易》“象喻”传播观念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周易》是人类轴心期唯一一本由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共同构成的书,其本身蕴含有极为丰富而独特的传播观念。在"传播学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周易》所折射出来的"以象为本"的传播系统、"取象比类"的传播模式、"假象喻意"的传播规范,不仅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且对当代传播理论和实践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刁生虎王喜英
关键词:《周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