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11107009-1-11)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泰张青萍黄德庆张志伟曾胜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JN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及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对其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JN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并观察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对大鼠进行3 min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产生脑缺血耐受,24 h后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预处理组),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JNK、P-JNK在大鼠脑缺血预处理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疏血通脉胶囊组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数量,观察JNK、P-JNK的表达水平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及疏血通脉胶囊组P-JNK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缺血预处理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与JNK信号通路抑制有关,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起到脑保护作用。
- 刘泰张元侃黄德庆胡跃强梁妮胡玉英何乾超陈荣群张青萍
-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JNK信号通路
- 疏血通脉胶囊中医理论探源被引量:9
- 2012年
- 当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物治疗是一个主要的方面。该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的范畴。总结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诊疗经验,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饮食不节也是发生中风的主要原因,因而在中风的证型中,痰瘀阻络较为常见。而且当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瘀病机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疏血通脉胶囊根据现代老年人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点,依据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经验,针对该病特点组方,以"痰瘀"论治,经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疏血通脉胶囊立方理论作一探源。
- 刘泰张志伟
- 关键词:痰瘀论治
- 论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 刘泰钟洁
- 关键词:中医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 ERK信号通路在中药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脑缺血耐受是指机体在遭遇严重的缺血性损伤时的一种内源性脑保护现象。缺血预处理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有效手段,但因其本身的有创性和受伦理限制,难以在临床中实施。研究发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中药诱导脑缺血耐受形成有着独到优势。本文就近年来ER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 张青萍黄德庆刘泰
- 关键词:ERK信号通路脑缺血耐受中药诱导
- 祛瘀化痰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在脑梗死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当中,痰瘀互结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变化,并作为主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过程的始终。近年来临床研究者多从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抗自由基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等方面对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祛瘀化痰法进行研究,以相关指标的变化作为祛瘀化痰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是否有效的客观依据,获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近5年来相关的文献作一综述。
- 刘泰曾胜
- 关键词:祛瘀化痰脑梗死急性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脑梗死以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及神经损伤的难治性等因素,备受神经科医生关注,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医学-经济问题。脑梗死属中医的“中风”范畴,考诸历代文献,记载甚多,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使中医治疗脑梗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脑梗死病理生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缺血半暗带、缺血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概念的提出,使脑梗死的治疗步入了一个新台阶。结合这些新理论、新技术与中医学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对脑梗死治疗多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方面,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林秋红刘泰
- 关键词: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