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SH017)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1H指数:8
- 相关作者:史兴民刘戎韩申山张肖南安鹏飞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 陕西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基于1978—2005年陕西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陕西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为4.23%,调整力度非常小;2)经济发展的冲击可以部分解释耕地资源数量的变化,解释水平为12%以下,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在18%以下;3)耕地资源数量、经济发展均显著地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建议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耕地利用效率等方面采取长期性、综合性的政府干预措施。
- 韩申山
- 关键词:耕地资源经济发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以榆林市为例被引量:16
- 2010年
-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G IS软件对榆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5年榆林市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较快,耕地、林地、园地、城镇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别达-0.46%,0.39%,0.09%,0.03%。1990—2005年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16年间增加了19.26亿元,同期耕地生态价值减少了8.19亿元,林地、草地生态价值分别增加了27.25和0.27亿元。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16年间靖边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0.27亿元,其他各县均呈现增长态势。
- 文琦刘彦随王建兴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响应
- 环境感知对煤矿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
- 为了确定煤矿区合适的环境保护水平并且设计相应的环境政策,需要对环境污染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评估。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45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建立模型,探讨了居民...
- 史兴民
- 关键词:煤矿区生活满意度环境感知
- 文献传递
- 基于水资源的陕西生态安全基尼系数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陕西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而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参照洛伦兹曲线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6015、0.6573、0.5687,都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得出了陕西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结论。因此今后必须统筹安排陕西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史兴民温文娟
-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安全基尼系数
- 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的感知与适应行为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煤矿区的地质灾害较为常见,而且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的感知与适应行为直接与他们的生命财产相关,同时还关系到政策法规的制定。通过对煤矿区公众的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对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灾害原因感知是比较准确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公众选择采取无效的紧急适应行为,有近三分之一的公众没有考虑采用迁移的适应行为。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适应行为的背后涉及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 史兴民
- 关键词:地质灾害感知
- 陕西省铜川矿区居民对环境问题的感知被引量:11
- 2012年
- 陕西省铜川矿区王石凹矿的资源丰富,但环境问题严重。通过实地调查和49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对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①矿区居民对居住环境普遍不满意,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产生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采煤。②在居民属性与环境问题感知方面发现:性别对大气污染的感知有明显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时间对塌陷和地裂缝的感知有显著影响。居民居住地点对矿区环境问题的感知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 史兴民廖文果
- 关键词:环境问题感知
- 陕西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关系量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对陕西省108个县(区)的耕地资源指标和贫困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运用Excel软件和Supermap软件处理耕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指标。结论:1)陕西省耕地资源丰富县与贫困县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无相关性;陕西省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贫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为无相关性;所以陕西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没有相关性。2)陕西省贫困地区分布特点:全省贫困县主要分布在陕北和陕南;耕地资源丰富县主要分布在陕北和关中的山区;耕地资源丰富且贫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北和关中的山区;既非贫困县又非耕地资源丰富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的平原地区。
- 史兴民曹仲波
- 关键词:贫困
- 煤矿区居民对环境污染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区下属的下峪口矿和燎原矿为研究区域,通过45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探讨了居民环境污染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结论表明:环境污染感知的空间分异是客观存在的,居民点周围采矿活动强度大,污染企业多,消极感知强,积极感知弱,若居民点周围的企业能带来就业和经济收益,则居民的消极感知就会减弱。进一步分析了居民点周围的采矿活动强度及企业的污染程度、居民点对矿区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自然背景和个体心理等因素对环境污染感知空间分异的影响。
- 史兴民刘戎陈玲侠贺飞
- 关键词:矿区居民环境污染感知空间分异韩城矿区
- 中西部典型资源型城市环境脆弱性评价被引量:20
- 2010年
- 在对环境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对区域环境因素敏感指数和适应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中西部20个地级以上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评估。在综合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脆弱性得分划分为严重脆弱、一般脆弱、轻微脆弱3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从分布区域来看,中部环境脆弱性小于西部;从城市资源类型来看,脆弱性依次为:有色金属城市>煤矿城市>石油城市>黑色金属城市。
- 史兴民韩申山安鹏飞郭晓鸽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环境系统主成分分析
- 煤矿区居民的环境污染感知——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被引量:26
- 2012年
- 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区的下峪口矿和燎原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访谈和454份有效问卷,利用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探讨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感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1)矿区居民对环境普遍不满意,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其次是噪音污染。矿区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煤炭加工(洗选、炼焦),采煤并不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原因。(2)在居民属性与环境污染感知方面发现:性别对环境污染的感知无明显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时间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和环境卫生感知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与文化集团性有关。居住空间对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感知表现出空间层次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 史兴民刘戎
- 关键词:煤矿区环境污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