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寇鹏程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十七年文学
  • 1篇十七年文学批...
  • 1篇人格
  • 1篇人格精神
  • 1篇主义
  • 1篇文学规律
  • 1篇文学机制
  • 1篇文学批评
  • 1篇经济收入
  • 1篇个人主义
  • 1篇何其芳现象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寇鹏程

传媒

  • 1篇学术论坛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何其芳现象”的“非政治性”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现在我们一般都把所谓"政治上进步,艺术上退步"的"何其芳现象"解释为当时政治束缚的原因。实际上除了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之外,还有一些"非政治性"的解读值得关注。主要有:一,当时作家自身的人格精神方面的原因;二,当时作家丰厚的经济收入与较高的社会地位方面的原因;三,创作时有的衰落也是文学史上常有的自然规律。
寇鹏程
关键词:何其芳现象人格精神经济收入文学规律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个人主义”话语
2011年
"个人"话语曾经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成果。但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批评中,"个人"话语被中断了,被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专利而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丑恶的东西。当时作家为了融入新体制而不得不告别个人话语,这是当时作家深层次痛苦之一。"个人"的价值还值得继续启蒙。
寇鹏程
关键词:文学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