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2025)

作品数:45 被引量:313H指数:11
相关作者:凌立成詹亮张睿梁晓怿乔文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6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活性炭
  • 11篇英文
  • 10篇电化学
  • 10篇电容
  • 10篇电容器
  • 9篇纳米
  • 7篇孔结构
  • 6篇电池
  • 6篇负极
  • 6篇负极材料
  • 5篇电化学性能
  • 5篇泡沫炭
  • 5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5篇比表面
  • 5篇比表面积
  • 5篇超级电容
  • 5篇超级电容器

机构

  • 45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上海应用技术...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宝钢化工...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41篇凌立成
  • 23篇詹亮
  • 20篇梁晓怿
  • 20篇张睿
  • 18篇乔文明
  • 13篇杨俊和
  • 11篇成果
  • 9篇谢应波
  • 8篇张传祥
  • 7篇杨榛
  • 7篇王艳莉
  • 6篇杨光智
  • 5篇顾幸生
  • 5篇张维燕
  • 4篇邓洪贵
  • 4篇龙东辉
  • 4篇刘鸿鹏
  • 4篇刘小军
  • 3篇刘朝军
  • 2篇徐生盼

传媒

  • 16篇新型炭材料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炭素
  • 3篇煤炭转化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炭素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电池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5篇2008
  • 3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针状焦的石墨化机理及其储锂行为
通过考察煤系针状焦在700~2800℃热处理过程中石墨微晶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电化学性能,并结合TG-DTG、XRD、SEM、XPS表征方法以及充放电、循环伏安曲线特征,分析了针状焦的石墨化机理及其储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王邓军王艳莉詹亮张秀云刘春法乔文明凌立成
关键词: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石墨化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用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5
2010年
以石墨化针状焦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碳/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结合XRD、SEM分析手段和电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当石墨化针状焦复合20%的纳米Si后,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110mAh/g,但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为200mAh/g;采用CVD方法,在Si/针状焦复合材料的表面沉积厚度为6~8nm的碳后,其首次库伦效率为81%,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能稳定在860mAh/g,且循环效率接近99%。
叶冉成果詹亮张秀云刘春法梁晓怿乔文明凌立成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针状焦纳米SI化学气相沉积
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CO2吸附被引量:6
2010年
以线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利用悬浮法成球,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酚醛树脂球粒径的影响。在分散剂PVA2488用量1%,搅拌速率550rpm,成球终温130℃,酚醛树脂浓度60%条件下得到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4μm的酚醛树脂球;水蒸气做活化剂,900℃活化90min可得比表面积1545m2/g、孔容0.84cm3/g的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PFSAC);PFSAC对CO2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49mmol/g,发现孔径小于1nm的孔容对CO2吸附量影响显著。
张玺梁晓怿霍素敏王灿詹亮刘小军乔文明凌立成
关键词:酚醛树脂球形活性炭聚乙烯醇二氧化碳
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三维层次孔结构多孔炭的合成(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以葡萄糖为碳源,由金属框架有机物(MOF)高效地合成出一种具有三维层次孔结构的多孔炭。当葡萄糖渗入到方形MOF的表面或内部空隙之后,逐步进行聚合和炭化。在此过程中,MOF分解出ZnO,ZnO进一步被基体炭或CO还原成Zn;而Zn又在炭化过程中逸出,以致形成连续的基体炭组织。当所合成的多孔炭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在1 mol/L NEt4BF4/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体系中,其初始比电容达175 F.g-1(电流强度0.6 A.g-1),并在12A.g-1大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高达94.2%。
金双玲邓洪贵詹亮乔文明凌立成
关键词:双电层电容器金属有机聚合物多孔炭电极材料
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09年
以海南椰壳(HN)及石油焦(BS)为原料,在不同预处理炭化温度下制备出HN系列和BS系列炭化样品,使用TG和XRD检测考察炭化温度对炭化样品反应活性和结构的影响,使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HN系列和BS系列活性炭样品,所制样品用氮气吸附和脱附等温线计算出BET比表面积、DFT孔径分布及孔容,并且通过直流循环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方法表征研究系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HN及BS系列活性炭样品的微孔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椰壳炭所制活性炭适合无机电解液体系,其最高比电容达317F/g;而石油焦所制活性炭适合有机电解液体系,其比电容可达162F/g。
张维燕张睿谢应波张传祥成果凌立成
关键词:化学活化比表面积超级电容器
采用KOH与NaOH活化剂所制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及孔结构的比较被引量:20
2008年
采用沥青焦为原料,以KOH和NaOH活化剂制备出不同碱炭质量比(R)系列活性炭。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出所制活性炭的石墨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并用氮气吸附和脱附等温线计算出BET比表面积、DFT孔径分布及孔容。实验结果表明,与NaOH活化剂相比,KOH活化剂所制活性炭石墨层破坏更明显,表面含氧官能团也明显增加。当R=5时,KOH活化剂所制样品BET比表面积高达2 939m2/g,孔容为1.43cm3/g;而NaOH活化剂所制样品BET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只有1 098m2/g、0.53cm3/g。
谢应波张维燕张睿成果张传祥凌立成
关键词:活性炭化学活化
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被引量:18
2008年
以萘系中间相沥青为原料,考察了发泡条件、炭化和石墨化工艺对所制泡沫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合粘温曲线、TG-DTG热重曲线以及不同发泡条件下泡沫炭的表面形貌分析,其最佳发泡条件为:发泡温度600℃,升温速率5℃/min,发泡压力5MPa。石墨化升温速率越低越有利于泡沫炭石墨微晶的生长及压缩强度的提高,其中以5℃/min升温至2800℃并恒温30min所制泡沫炭的压缩强度达1.38MPa。
王小军杨俊和詹亮乔文明张睿梁晓怿凌立成
关键词:泡沫炭中间相沥青
用作气相催化反应体系CNF/泡沫炭催化剂载体的合成(英文)被引量:14
2011年
以中间相沥青为碳质前躯体,采用自发泡法制得泡沫炭。为了提高比表面积,泡沫炭经质量分数65%的HNO3氧化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生长一层纳米炭纤维(CNFs)。泡沫炭表面生长一层CNFs后,其比表面积和导热系数分别由40m2/g、107W/mK相应提高到198m2/g、125W/mK。这种结构的CNFs/泡沫炭复合材料可以用作气相催化反应体系的催化剂载体。
鲍英詹亮王春晓王艳莉杨光智杨俊和乔文明凌立成
关键词:泡沫炭纳米碳纤维催化剂载体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高强度纳米炭纤维/蜂窝堇青石复合材料(英文)
2012年
以C2H4为碳源、Ni-Cu合金作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蜂窝状堇青石表面生长纳米炭纤维(CNFs),获得压缩强度为50.0MPa的纳米炭纤维/蜂窝堇青石复合材料。在堇青石表面蜂窝腔内生长的CNFs直径为20nm~30nm,CNFs之间相互交织形成5μm厚的纤维层,CNFs的质量分数为25.3%。金属Cu的掺杂对Ni-Cu合金的颗粒尺寸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CNFs的生长速率、纤维层厚度及其微结构。所合成CNFs的石墨化程度不高,在蜂窝堇青石中生长纳米炭纤维可以把其压缩强度从10MPa增加到50MPa。
王艳莉王绪建詹亮乔文明梁晓怿凌立成
关键词:纳米炭纤维微结构
SnO2/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以氧化石墨和氯化亚锡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得Sn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不需外加还原剂,也避免了SnO2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在机械混合过程中的团聚问题。XRD和T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nO2颗粒都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其中纳米SnO2的粒径和石墨烯的厚度分别为3-6 nm和1.5-2.0 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SnO2/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嵌锂容量可稳定在552 mAh/g,容量保持率比单纯纳米SnO2提高了4.4倍;在40、400、800 mA/g的电流密度下,SnO2/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可分别保持在724.5、426.0、241.3 mAh/g,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该结果归因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及其二维纳米结构。
虞祯君王艳莉邓洪贵詹亮杨光智杨俊和凌立成
关键词:二氧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