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05806)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邹英华牛国晨王超杨敏王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治疗性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治疗
  • 1篇转移癌
  • 1篇消融
  • 1篇消融术
  • 1篇化疗
  • 1篇化疗栓塞
  • 1篇化疗栓塞治疗
  • 1篇肝动脉
  • 1篇肝动脉化疗
  • 1篇肝动脉化疗栓...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篇佟小强
  • 1篇宋莉
  • 1篇关海涛
  • 1篇吕永兴
  • 1篇王健
  • 1篇杨敏
  • 1篇王超
  • 1篇牛国晨
  • 1篇邹英华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转移癌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36例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2~82岁,半均(63±12)岁;肿瘤最大径1.5~12.0cm,平均(4.5±2.4)cm,其中单发转移灶29例,多发转移7例,共47个病灶。患者均为全身化疔失败或无法耐受,且无其他脏器转移证据者。术前CT扫描,对于富血供者先行TACE,术后3周内行RFA;对于乏血供者,先行RFA,术后3周内行TACE.对于多个病灶,采取分次逐一治疗。术后每个月行B超复查及肝功能、血象、肿瘤标记物检查,每3个月行腹部CT增强扫描1次。对于随访过程中肿瘤的局部残存及复发,在可能的前提下仍行RFA+TACE治疗。根据治疗后的影像表现分为病灶完全消融组和病灶部分消融组2个亚组,完全消融组不再进行任何治疗,定期随访观察;部分消融组如无法行进一步RFA治疗,则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行TACE治疗。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对所有患者的整体生仔期及两个业组的生存期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FA全部采用经皮途径在局部麻醉结合静脉基础麻醉下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经过1次或多次联合治疗后达到局部病灶完全消除(病灶完全消融组);20例患者病灶部分消除(病灶部分消融组).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54-10)个月。死亡23例,至今存活13例。中位生存期27个月(95%可信区:24~32个月)。至观察终点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33/36例)、55.5%(20/36例)、36.1%(13/36例)。病灶完全消融组和部分消融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12/16例)和5.0%(1/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FA+TACE可以有效控制
王健佟小强宋莉杨敏王超关海涛牛国晨吕永兴邹英华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栓塞治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