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084)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廖卫民范红霞何明邵培仁刘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舆论
  • 3篇舆情
  • 3篇社会网
  • 3篇社会网络
  • 3篇社会网络分析
  • 3篇群体性
  • 3篇群体性事件
  • 3篇媒介
  • 3篇传播者
  • 2篇新闻
  • 2篇舆论监督
  • 2篇网络舆情
  • 2篇集体行动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机制研究
  • 1篇动员
  • 1篇新疆少数民族
  • 1篇新疆少数民族...
  • 1篇新闻传播

机构

  • 13篇浙江理工大学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传播》...

作者

  • 14篇廖卫民
  • 4篇何明
  • 2篇范红霞
  • 1篇刘涛
  • 1篇邵培仁
  • 1篇马剑萍
  • 1篇王蔚蔚

传媒

  • 5篇浙江传媒学院...
  • 3篇当代传播
  • 2篇现代传播(中...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新闻记者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电影评介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坎事件中的传播行动者研究:一种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广东乌坎事件中98个节点的社会网络数据集,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采取了网络科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呈现了乌坎事件中一群核心的传者群像,揭示了其内在的关系结构。本研究采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三种测量方法,...
廖卫民何明
关键词:传播者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
文献传递
传播赋权:动物保护组织的媒介动员及其修辞策略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对公众进行动员,对现实舆论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动物保护组织通过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媒介动员,包括主动借力微博"发声",与公众"对话"释疑,进行群体传播和网络公关。由于其道德地位的优势和权利保护的公益性立场使他们的修辞方式更加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主导性话语地位,当公权机关不得不直面所处的舆论压力时,便会出面做出最大"合意"的行动。新媒体环境下,动物保护组织经由信息传播而获得一种正当性赋权,其修辞策略及其传播技巧对社会动员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廖卫民杨临佳马剑萍靳玥
关键词:修辞策略
乌坎事件传播行动者的社会网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群体性事件背后的信息传播者、组织行动者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广东乌坎事件中98个节点的社会网络数据集,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采取网络科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呈现乌坎事件中核心的传播者群像,揭示其内在的关系结构。采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三种测量方法,结果都指向同一个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同时用K壳分解法侦测发现42个节点的核心群组。乌坎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关注,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与这样一个传播者群体有密切关系,这对于新闻传播研究者探索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的内在传播机制有一定启发价值。
廖卫民何明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网络分析传播者行动者
网络潮波:金华“狗肉节”舆论传播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2011年9月初网络掀起抵制金华"狗肉节"的舆论声势,引人关注。在网络舆论波的理论框架下,基于对有代表性的网络论坛帖子和微博的文本分析和对典型微博的转发、评论及其传播路径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这起事件是中国语境下的动物保护思潮及相关组织运动迅猛发展的一次集中式舆论风潮爆发,其背后的网络舆论潮波的能量源自社会风尚和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变迁,长期以来积聚而成,并将不断对公共舆论空间产生持续性的表达压力。舆论潮波的持续性、周期性特征模式表明其策动的集群情绪宣泄、舆论行为表达并不会因"狗肉节"的"永久叫停"而停歇消退,还将会在新的舆论场域掀起波澜。
廖卫民
关键词:舆论事件集体行动
城市幸福感与媒介微传播:基于微博样本对“幸福大连”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构建并提升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新议题。本文从幸福感与传播的理论文献梳理出发,选取"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上的大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对跨度三年的微博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后,研究发现在微博样本中网民表达最为丰富充沛的是个体情感和社会关系层面上真切细腻的幸福感,在个体认知层面较多表现出理性看法和真诚批评,对工作中的幸福感提及最少,对碧海蓝天等基础物质条件并无过多传播分享。在建设"幸福大连"的过程中,研究建议应积极调动微媒体,改善微环境,汇聚正能量,从而有力提升城市幸福感水平。
何明廖卫民
关键词:幸福感实证研究
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分析了媒介象征性权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在中国这种象征性权力转移的路径和过程。作为一种话语权力,象征性权力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媒介象征性权力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媒介给社会带来的标示作用。
邵培仁范红霞
关键词:话语民主舆论生态
网络舆情爆发时的社会情绪测量及其结构分析——以李某某案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网络舆情往往借助于社会情绪长期蓄积的能量而集中爆发,其爆发状态也成为观察一段时期社会情绪的典型表征,舆情爆发时所呈现的文本数据为测量社会情绪提供了关键材料。研究选取李某某案作为典型案例,对其网络舆情引爆的关键性微博信息及相关评论文本中所蕴含的社会情绪进行样本测量和内容分析,发现网络舆情对社会情绪的呈现有着精细结构、复杂层次和连续纹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情绪本身具有的感染性和网络群体具有的内在聚合性。
廖卫民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情绪
公众议题的话语博弈与影像劝服——基于《小崔考察转基因》纪录片的理论分析
2014年
2014年3月1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崔永元在其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今天,新浪、腾讯、搜狐同步推出我赴美国拍摄的转基因纪录片。"[1]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崔永元,自费拍摄纪录片,引发网友大量的转发评论,此举将持续已久的转基因相关议题推向了一个舆论争议的热潮。笔者作为对网络舆论和影像传播密切关注的研究者,自然对此充满浓厚兴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廖卫民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劝服腾讯全球资本主义舆情分析
新闻舆论监督医患纠纷事件的效度、深度与限度——以佛山“活婴当死婴处置”案为例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如何对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事件进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是近期新闻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佛山"活婴当死婴处置"案提供了一个舆论监督研究的成功案例。研究发现,对具有特殊专业技术背景的卫生医疗系统进行公开的舆论监督,须抓住有力证据和关键事实,且不应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同时,鉴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和医学知识的传播门槛,舆论监督还应配合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才能促进医患关系朝健康和谐方向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的健康。
廖卫民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医患关系
高转发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其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近年来出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以微博为分析单元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对典型微博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对传播内容的定性分析,发现高转发微博存在着四种重要的传播机制。其中,议题引爆机制和情感触动机制构成微博舆论形成爆发态势的必要条件或初始条件,而互动交流机制和叙事补充机制则完成了微博舆论的微观生产或意义生成。在网络舆论波的理论视角之下,高转发微博的可视化图像宛如舆论波谐振扩散的波纹,生动展示了隐藏在传播现象之下的时空关系图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形象地理解微博舆论的传播规律。
廖卫民
关键词:可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