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20003)
- 作品数:31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邓联合王玉彬王威威王琴徐强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庄子》言“真”的两个维度被引量:2
- 2014年
- 顾炎武谓“五经无真字”①,王船山云“六经、语、孟无真字”②。然而,道家哲学却是常谈“真”的。“真”字首见于《老子》(3次)。到了庄子,“真”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庄子》中的65处③“真”字,除个别作程度副词④以外,其余皆可作重要概念来考察。这些“真”字,多单独成词,如“见利而忘其真”(《山木》)、“其为人也真”(《田子方》);亦有一些复合词,如“真宰”、“真君”、“真人”、“真知”、“真性”。考察《庄子》中的“真”字,我们发现庄子是从两个维度来讲“真”的。
- 刘黛王小超
- 关键词:《庄子》两个维度道家哲学《老子》程度副词
- 《老子》第三章愚民说驳议被引量:2
- 2020年
- 古今多有学者认为《老子》第三章是愚民之说。但老学史的考察表明,把本章断为愚民说始于宋儒特别是朱熹,宋以前对本章义旨的诠释并没有愚民思想的痕迹。通过回溯王弼、河上公、严遵等早期学者的注解,结合《老子》全书使用“不争”“无知”“无欲”“不敢”等重要语词的常例,检讨朱熹对本章语法结构和关键字“使”的误判,辅以《慎子》《文子》等黄老学文献的佐证,可知本章表达的实际是清静无为的政治理念,愚民说是后儒为贬黜异端而妄加于老子之污。
- 邓联合
- 关键词:老子愚民
- “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哲学“德”义发微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德不形"的探讨,庄子试图突破儒道传统中"形于外"的政治伦理之"德"与"形于内"的仁义圣智之"德",而将之诠定为涵蕴着虚通之天道的心灵。在"德-命"关系的传统理论构架中,庄子以"命"为生存境域的不断绽开与流衍,并将"德"阐释为心灵对命运之无可奈何的随顺与安和,由此而重新勘定了心灵自由的界域与精神逍遥的家园。以心灵与生命为核心关怀,庄子之"德"体现出"真"的价值以及"和"的情态,不仅蕴含着"心"与"道"相融契的心灵境界,也指涉着一种自由而逍遥的生存方式。
- 王玉彬
- 关键词:庄子
- 论王船山《庄子解》的“浑天”说被引量:1
- 2020年
- 在王船山的晚年著作《庄子解》中,“浑天”被指为庄子全部思想的灵根,它可虚可实、运化不息:虚即为充塞宇宙的无形之气,化而为物则为有形之实,是一个时间上无始终、空间上无内外的本体论或宇宙论概念。以“浑天”为基准,船山分判了庄子与以虚无为本的老子之学,认为庄出于老而高于老。从思想关系看,“浑天”说与庄子的气化流行、时空无限以及张载的“太虚即气”思想都有内在的亲缘性。正是基于这种双向亲缘性,同时由于“浑天”是一个兼括天人、有无、形上形下的最高概念,具有强大的理论包容性和广阔的弹性诠释空间,船山用它较为顺畅地消融了庄儒的思想差异,乃至达成二者的视域融合和思想会通。
- 邓联合
- 关键词:王夫之《庄子解》庄子天文学本体论
- “贵身”还是“无身”——《老子》第十三章辩议被引量:6
- 2017年
- 学术界对《老子》第十三章思想要旨的诠释历来争议颇多。现代学者的解读主要有"贵身"说、"无身"说、"无身"以"贵身"说三种。考诸古代老子学史,可发现早期道家经典以及汉魏时期的《老子》诠释著作中对此章的解读就已经发生了严重分歧。详辨此章的文辞结构和叙说理路,可知老子所表达的思想应当是:宠同于辱,两者皆为君王因"有身"(执持私我)而招致的大患,故免患之道在于"无身"(消除私我),"无身"则可清静无为而受天下之重付。
- 邓联合
- 关键词:老子贵身
- 遗民心态与明清之际的庄子定位论被引量:1
- 2017年
- 明清之际,怀有亡国之痛、处于艰难境遇中的遗民知识分子对庄子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共鸣,进而对其作出了不同的思想定位。佛教高僧俍亭净挺判庄子为禅学一支,觉浪道盛则以庄子为"尧孔真孤"。受到道盛的影响,儒家学者中的方以智、钱澄之同样把庄子归入孔门,并试图以易解庄,会通庄儒。而傅山却基于开放的子学视野齐同庄儒,且奉庄子为精神导师。王夫之则一方面断言"庄生非知道者",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凡庄生之说,皆可因以通君子之道"。凡此种种庄子定位之说,皆是明遗民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表现形式,其中蕴涵着虚无遁世、个性解放或隐身守道等复杂的思想特质和精神取向。
- 邓联合
- 关键词:明清之际庄子佛教儒家
- 从老子的“史官理性”到庄子的“生存智慧”
- 2013年
- 受到老子用以把握"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的史官理性的影响,庄子提出了以无为用、循虚因顺之主张,但其主张仅只是险难时世中个体迫不得已的避祸存身术,而不像在老子思想中那样,是人主为维护其家国利益所采取的政治谋术。
- 邓联合王琴
- 关键词:老子史官庄子
- 视域融合与视域涵摄:王船山《庄子解》的诠释策略被引量:1
- 2019年
- 在《庄子解》中,为将庄子思想转换为儒家的君子之道,船山构设了"浑天"这一与儒家和庄子思想皆具亲缘性的终极视域。以"浑天"为庄儒思想之共同的宗本,船山首先使二者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达成了视域融合,以致把庄子归入了儒门。进一步,船山又以"浑天"涵摄庄子之"天"以及被庄子否弃的人伦物理,从而在兼括天人的"浑天"视域下,赋予了庄子之学以践行伦常的理论品格,纠正了其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之弊。
- 邓联合
- 关键词:王船山视域融合
- 《齐物论》“八德”新诠被引量:1
- 2020年
- 《庄子·齐物论》有"八德"之说,谓左、右、伦、义、分、辩、竞、争。八德两两之间看似或相反或相似,传统注解多未能厘清其内在关系,亦未精确地指出两者的区别所在。爬梳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左""右"对应于吉与凶、生与杀、生与成、阳与阴、出与入等。与之相似,"伦"是仁爱的扩散,"义"则包含杀伐与节制;"分"是由一而多、向外滋生的过程,"辩"则是由多而一、向里合的途径;"竞"是创发性的、彼此同向的自我实现,"争"则是彼此对向的争夺与消灭。两两之间有一致的内在逻辑,既相反相对,又相续相承。
- 刘黛
- 关键词:齐物论八德
- 重构与逆构:王船山《庄子解》的两个诠释向度
- 2019年
- 构建一个儒家化的庄学体系是船山晚年解庄的根本目的。为此,他在《庄子解》中首先提出在庄学与儒学两个方面皆具亲缘性的"浑天"说作为庄子思想之根,进而借此诠释《庄子》文本,化解庄儒分歧。通过分析"浑天"视域下的"寓庸""随成"以及"能移""相天"等重要思想观念,可以发现《庄子解》中并存着两种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诠释向度:一是重构,这表现为船山对庄子之学的儒家化改造;二是逆构,即在重构庄子之学的过程中,庄子的某些思想又反过来得到了他的称许和接纳,并藉此参与到了其庄学体系的构建之中。船山和庄子思想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参、相互进入的关系昭示我们,包括《庄子》在内,经典文本的生命力常通过其对后世诠释者的思想逆构作用展现出来。
- 邓联合王琴
- 关键词:王船山《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