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TZJF-58)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吴秀香靳俊峰张妍唐剑涛郭荣年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原花青素
  • 7篇花青素
  • 6篇血管
  • 6篇血压
  • 6篇肾血管
  • 6篇肾血管性
  • 6篇肾血管性高血...
  • 6篇葡萄籽
  • 6篇葡萄籽原花青...
  • 6篇高血压
  • 5篇肾血管性高血...
  • 5篇高血压大鼠
  • 2篇血管重塑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内皮
  • 1篇动态血压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I...

机构

  • 7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枣庄科技职业...

作者

  • 7篇吴秀香
  • 6篇靳俊峰
  • 5篇张妍
  • 5篇唐剑涛
  • 4篇孙柳青
  • 4篇郭荣年
  • 2篇郭瑞珍
  • 1篇冯涛
  • 1篇张先杰

传媒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花青素研究进展被引量:63
2011年
原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原花青素的名称由来、化学成分、提取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原花青素的生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这几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张妍吴秀香
关键词:原花青素生物活性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复制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8):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GSP低剂量治疗组[low GSP,50 mg/(kg·d)]、GSP高剂量治疗组[high GSP,200 mg/(kg·d)]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30 mg/(kg·d)]。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血清中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血清中ET和AngⅡ含量明显升高,而血清中PGI2含量和腹主动脉中eNOS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RH model组相比,GSP各剂量治疗组和captopril治疗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血清中ET和AngⅡ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PGI2含量和腹主动脉中eNOS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GSP能降低RH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减少RH大鼠血清中缩血管物质ET和AngⅡ含量、增加舒血管物质PGI2含量及增强腹主动脉中eNOS的蛋白表达进而发挥保护VEC功能的作用。
郭荣年吴秀香郭瑞珍唐剑涛靳俊峰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前列环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态血压、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动态血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0水平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和海马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n=7)。术后2 w,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超过130 mm Hg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n=7):模型组;低剂量GSP组(50 mg·kg-1·d-1);高剂量GSP组(200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1·d-1)。观察各组大鼠尾动脉SBP的动态变化,治疗6 w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8和IL-10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用GSP治疗2 w即可使RH大鼠尾动脉SBP降低(P<0.05,P<0.01),用药6 w后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P<0.01)。同时亦能显著增高RH大鼠血清IL-10含量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IL-1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H大鼠血清IL-18含量,其中以高剂量GSP组作用尤为明显(P<0.01),与卡托普利组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 GSP可以部分通过增加RH大鼠体内抗炎因子IL-10的生成,减少促炎因子IL-18的产生而发挥抗炎和降压作用。
张妍郭荣年孙柳青靳俊峰吴秀香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动态血压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腹主动脉、肾皮质和海马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SBP)超过130mmHg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n=7):高血压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50mg/kg/d);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200mg/kg/d)及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30mg/kg/d),观察各组大鼠尾动脉SBP的动态变化,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中TNF-α水平。结果:应用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后,与假手术组相比,高血压模型组大鼠尾动脉SBP一直明显升高;治疗6周后,高血压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中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与高血压模型组相比,用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2周即可使RH大鼠尾动脉SBP降低,用药6周后降压效果更明显。同时亦能显著降低RH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和腹主动脉、肾皮质及海马组织中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中以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的作用尤为明显,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的作用相当。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通过减少RH大鼠体内促炎介质TNF-α的生成而发挥降压和抗炎作用。
张先杰郭荣年张妍孙柳青唐剑涛靳俊峰吴秀香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TNF-Α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8):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GSP低剂量治疗组(low GSP,50 mg·kg-1·d-1);GSP高剂量治疗组(high GSP,200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30 mg·kg-1·d-1)。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血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内皮素-1(ET-1)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与RH model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DA含量及主动脉组织中ET-1的蛋白表达(highGSP组),升高大鼠血清中SOD活性、NO含量(high GSP组)和T-AOC。结论: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NO的产生和释放,降低血管内皮中ET-1的蛋白表达有关。
吴秀香郭荣年郭瑞珍唐剑涛靳俊峰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内皮缩血管肽1一氧化氮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7):RH模型组、GSP低剂量(50 mg.kg-1.d-1)治疗组、GSP高剂量(200 mg.kg-1.d-1)治疗组和卡托普利(30 mg.kg-1.d-1)阳性对照治疗组。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LD)及MT/LD;Masson三色法观察各组胸主动脉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测定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RH模型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T、MT/LD、主动脉中的胶原含量、AngⅡ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而LD则降低;与RH模型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主动脉MT、MT/LD,减少大鼠主动脉中胶原和AngⅡ含量,减少TNF-α的蛋白表达,使LD增大。高剂量GSP治疗组的作用尤为显著,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的作用相当。结论:GSP不仅能显著降低RH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而且对血管重塑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中AngⅡ的含量和TNF-α的蛋白表达有关。
吴秀香张妍孙柳青唐剑涛靳俊峰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塑血管紧张素II肿瘤坏死因子
葡萄籽原花青素缓解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管重塑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血压模型组,GSP低剂量治疗组(50mg/kg);GSP高剂量治疗组(200mg/kg)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30mg/kg)。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并观察胸主动脉形态,测量中膜平滑肌层数,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LD)及MT/LD等血管重塑形态学参数。ELISA法测量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内皮素(ET)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模型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T、MT/LD,ET含量,中膜平滑肌层数,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内膜不完整,中膜平滑肌增多,管壁明显增厚,而LD减小。与高血压模型组相比,GSP低(50mg/kg)、高(200mg/kg)剂量均能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T和MT/LD,减少ET的含量、中膜平滑肌层数的增多,和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亦可以使内膜不完整、,中膜平滑肌增多、管壁增厚及LD减小的现象得到缓解,其中,以高剂量(200mg/kg)GSP治疗组的作用尤为明显,与卡托普利(30mg/kg)治疗组的作用相当。结论:GSP不仅能显著降低RH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而且对血管重塑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SP能降低腹主动脉中ET的含量和ERK1/2的蛋白表达有关。
张妍吴秀香孙柳青唐剑涛靳俊峰冯涛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塑ETERK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