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K09ESPCT)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袁丽梅张传义孙东旭毛缜何士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反硝化除磷
  • 2篇除磷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膜生物...
  • 1篇厌氧
  • 1篇溶解氧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双膜
  • 1篇双膜工艺
  • 1篇缺氧-好氧
  • 1篇群结构
  • 1篇膜工艺
  • 1篇膜生物
  • 1篇膜生物反应器
  • 1篇聚磷
  • 1篇聚磷菌
  • 1篇菌群结构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传义
  • 2篇袁丽梅
  • 1篇吴启威
  • 1篇何士龙
  • 1篇毛缜
  • 1篇高丽慧
  • 1篇张莎莎
  • 1篇孙东旭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考察了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并采用高通量测试技术分析系统除磷污泥的菌群结构。通过60天的启动试验,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由21.3%提高到94.4%,出水磷在0.6mg/L左右。通过逐步增加进水氨氮的方法运行2个月,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稳定。在进水P浓度为6.4mg/L,保持进水N/P比为8.8,交替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最优,可达0.12kg N/(m^3?d)和0.018kg P/(m^3?d),出水总磷(TP)0.8mg/L,总氮(TN)12mg/L,出水COD、NH_3-N和TN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周期试验中,p H值、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值)均可作为厌氧释磷的控制参数,ORP也可指示缺氧吸磷的终点。典型周期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消耗量与磷的吸收量基本呈线性关系。系统内污泥多样性约为种泥的0.5倍,在"门"、"属"分类级别上分别以Proteobacteria、Xanthomonadales-nobank为主。
储建松张传义吴启威何士龙毛缜孙东旭袁丽梅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菌群结构
不同DO含量下SMBR工艺效能及聚磷菌构成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为强化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采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通过交替曝气的运行方式,构建了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A-(O/A)n-SMBR)反硝化除磷系统,考察了系统在不同溶解氧(DO)含量下污染物去除效能及聚磷菌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当DO的质量浓度由2.0~2.5mg/L变化至0.5~0.8mg/L的过程中,系统对氨氮(NH3-N)和有机物(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出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小于25mg/L和1mg/L;当DO含量较低(0.5~0.8mg/L)时,系统对总磷(TP)的去除率高于对总氮(TN)的去除率,而DO含量较高(2.0~2.5mg/L)时则相反;而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0~1.2mg/L时,TP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到达85%~90%和80%~85%.DO含量对交替好氧/缺氧运行的SMBR系统中聚磷菌构成影响较大,当DO的质量浓度由2.0~2.5mg/L降至0.5~0.8mg/L时,反硝化除磷菌(DPAOs)的比例由40.30%提高至75.10%,而好氧除磷菌(PO)比例则从59.70%降低为24.90%.
张传义高丽慧袁丽梅周梁源张莎莎
关键词:溶解氧反硝化除磷聚磷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