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090NKCA079)

作品数:19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薛林贵赵旭景春娥常思静张东明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羟基丁酸
  • 6篇高产菌
  • 5篇诱变
  • 5篇聚Β-羟基丁...
  • 5篇高产菌株
  • 5篇PHB
  • 3篇絮凝
  • 3篇絮凝剂
  • 3篇选育
  • 3篇重离子
  • 3篇MAAS
  • 2篇诱变选育
  • 2篇生物絮凝
  • 2篇生物絮凝剂
  • 2篇水处理
  • 2篇酸酯
  • 2篇羟基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絮凝
  • 2篇微生物絮凝剂

机构

  • 18篇兰州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甘肃省重离子...

作者

  • 18篇薛林贵
  • 9篇赵旭
  • 7篇常思静
  • 7篇景春娥
  • 6篇张东明
  • 6篇王婉如
  • 5篇张楠
  • 5篇徐俊泉
  • 4篇张昺林
  • 4篇石小霞
  • 3篇武振华
  • 3篇陈志梅
  • 3篇张红
  • 3篇褚可成
  • 2篇李师翁
  • 1篇唐德平
  • 1篇武发思
  • 1篇王霞
  • 1篇张宝芹
  • 1篇马萍

传媒

  • 4篇应用化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核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蓝藻中紫外吸收物质的应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蓝藻中却含有一些紫外吸收物质。近年来,蓝藻水华危害一直困扰着人们,为了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根据蓝藻生理特性,研究了蓝藻所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紫外吸收物质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王婉如张楠徐俊泉张东明薛林贵
关键词:蓝藻藻蓝蛋白MAASSCYTONEMIN
我国PHB高产菌株诱变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对产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微生物菌种、PHB高产菌株的诱变和筛选方法及基因工程技术在PHB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诱变选育聚β-羟基丁酸酯高产菌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PHB高产菌株诱变筛选的研究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PHB提供理论依据。
薛林贵赵旭景春娥常思静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酯诱变基因工程
两种处理方法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分别采用微生物法和化学絮凝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生物法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生物需氧量(BOD)的去除效果比化学方法好,最佳投加浓度和处理天数分别为3%和8 d,而化学絮凝剂法对总磷(TP)和悬浮物(SS)的处理效果优于微生物法,最佳投加浓度为10%,处理4 h。在污水处理设计中,必须针对不同性质污水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微生物法与化学法复合处理生活污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张东明张昺林王婉如徐俊泉张楠薛林贵
关键词:化学絮凝剂生活污水
提取细菌胞内PHB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芽胞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SDS法、NaClO法、SDS-NaClO法、CHCl3法、CHCl3-CH3OH法等对细菌胞内PHB的提取率及纯度影响。结果表明,NaClO法为最佳的PHB提取方法,其提取率达57.3%,提取出PHB的性质和纯度与PHB标准样品基本一致。NaClO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NaClO浓度为30%,提取时间为20 min。
薛林贵赵旭张宝芹李师翁
关键词:芽胞杆菌胞内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兰州佛慈中药制药厂废水池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菌种4株(C-5、G-12、G-2、N-7)。对其中3株絮凝率较高菌株的生长量、pH值变化、絮凝活性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2菌和C-5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0h,G-12菌为72h。它们的最高絮凝率分别为89.52%(G-2)、82.73%(C-5)、83.18%(G-12)。G-2菌和C-5菌产生絮凝效果的最高活性部位在菌体中而G-12菌则在上清液中。
褚可成石小霞陈志梅张东明薛林贵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
螺旋藻对短期增强UV-B辐射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生物化学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光合色素、丙二醛(MDA)、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藻细胞相比,增强的UV-B(240μW/cm2)辐射可导致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显著变化(P<0.05),表明螺旋藻对UV-B辐射敏感,UV-B辐射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对螺旋藻的膜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而UV-B辐射可导致MAAs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增强UV-B辐照能诱导藻细胞屏蔽色素合成以及抗逆物质脯氨酸的累积,这可能是螺旋藻对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薛林贵石小霞褚可成陈志梅李师翁
关键词:螺旋藻UV-B光合色素MAAS
^(12)C^(6+)离子束辐照对紫苏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用重离子束对紫苏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大田栽培,并分析研究紫苏的生理特性,为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辐照后紫苏叶片内可溶性糖、脯氨酸(Pro)、色素(Ca、Cb、Car)、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发现12C6+离子束辐照后,除色素含量外,可溶性糖、Pro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都随辐照剂量增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结果也表明,随辐照剂量增加,紫苏植株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表明重离子辐照能改变紫苏的一些生理生化特征,其中较高剂量(80 Gy)的12C6+离子束辐照有利改善紫苏抗逆性和一些营养物质的积累。
薛林贵徐俊泉张红武振华赵旭
关键词:紫苏离子束诱变育种生理特性
尼罗蓝在筛选PHB高产菌株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可靠的初筛方法是PHB高产菌株筛选的关键。以芽孢杆菌(BacillusP-9)为试验材料,对各种PHB产生菌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最佳方法。并且对试验程序进行了优化,确定尼罗蓝染液的最佳浓度为0.225mg/L,菌株的最佳染色时间为培养后96h。进一步证实了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值得推广的PHB产生菌初筛方法。
薛林贵赵旭景春娥常思静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高产菌荧光
蓝藻对UV-B增强的响应及其紫外屏蔽物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危害日趋严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特殊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用于研究UV-B对生物体的影响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关于UV-B对蓝藻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UV-B对蓝藻生物量、生理效应,特别是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着重介绍了蓝藻中的紫外吸收物质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应用情况。
王婉如张昺林张楠张东明徐俊泉薛林贵
关键词:蓝藻UV-BMAASSCYTONEMIN
重离子诱变技术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被引量:11
2010年
从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碱性蛋白酶产生菌G-41,经16S rRNA分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菌株。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能产生较高产量的胞外碱性蛋白酶(1.7×104U/mL)。以G-4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重离子辐照诱变处理,获得突变株G-41-68,将该突变株再次经重离子诱变,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出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15Gy-54,其酶活力达到6.22×104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突变株G-41-68和15Gy-54的酶活力分别提高了1.58倍和2.65倍。对突变株15Gy-54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碱性蛋白酶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7.18×104U/mL,其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g/100mL)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乳糖5、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1、MgSO40.0481(4×10-3mol/L)、pH8.0,培养温度41℃,振荡培养时间42-48h。实验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技术。
薛林贵景春娥赵旭张红武振华常思静
关键词:芽孢杆菌属碱性蛋白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