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348)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立福付东杰李瑶吴波杨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遥感影像大气校正通用查找表的设计与插值算法被引量:9
- 2014年
- 大气参数查找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本文针对当前多数大气参数查找表普适性不强、查找表数据存储空间巨大、具体实施步骤不详细的问题,建立了一个通用化的多维大气参数查找表,其光谱分辨率为1 nm,并适用于多种遥感传感器。本文采用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查找表,并研究采用多维拉格朗日和多维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对输入参数进行插值。结果表明以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查找表,不但可以最大化地减少磁盘存储空间,还可以实现查找表数据快速随机读取;相对于多维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多维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与MODTRAN4.0模型计算结果(真值)相比,它的误差仅为±1.0%左右。
- 胡顺石张立福佘晓君童庆禧
- 关键词:查找表拉格朗日大气校正
- ESTARFM模型在西藏色林错湖面积时空变化中的应用分析(1976-2014年)被引量:20
- 2016年
- 湖泊(特别是内陆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是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异的指示器,其面积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区域的气候变化。因此,精确监测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对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ESTARFM时空数据融合模型,利用MODIS数据模拟了2000年后无法得到的Landsat数据;利用NDWI和MNDWI 2种水体指数并辅以DEM数据分析了1976-2014年西藏色林错湖湖面面积的时空变化;综合湖区周围6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1970-2014年),探究了湖面面积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利用ESTARFM时空融合模型得到的Landsat-Like数据与真实的Landsat数据在水体信息提取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可达0.93,时空数据融合的结果可用于湖泊水体的信息提取;(2)近40年来(1976-2014年),色林错湖处于持续扩张状态,面积呈较显著的增长趋势,增加了近711.652 km2,增幅为42.36%,年平均增长速率约为18.728 km2a-1,增长最快时可达55.954 km2a-1;湖面面积变化先后经历了平稳变化-迅速变化-平稳变化3个阶段;北部湖区在40年间变化最为明显,向北扩展了约22.812 km;2003-2005年,南部湖区已与雅根错湖连为一体,随后二者共同扩张;(3)气温的持续升高造成的冰雪融水补给增加可能是导致湖泊面积扩张的主要因素,风速的降低为次要因素,湖面的面积变化与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
- 郝贵斌吴波张立福付东杰李瑶
- 关键词:MODISLANDSAT
- 采用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技术的玉米籽粒品种识别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地面成像光谱辐射测量系统(Field Imaging Spectrometer System,FISS)获取了5种玉米籽粒的成像光谱数据,经反射率反演、噪声去除和一阶微分处理后,运用Wilk-lambda逐步判别法进行波段选择并建立判别模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1)平均识别精度为91.6%,除了高油115的识别精度仅有87%外,其他品种的识别精度均在90%以上;(2)在分类方案、光谱波段数、每类样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分类精度受类别数和类别间可分性的影响;(3)随着入选波段数的增加模型识别精度逐步提高。因此成像光谱技术在玉米品种的识别以及质量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杨杭张立福童庆禧
- 关键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