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202)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乌吉斯古冷佟海英包伍叶胡日乐巴根李婧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抑郁
  • 3篇抑郁模型
  • 2篇行为学
  • 2篇抑郁模型大鼠
  • 2篇应激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轴
  • 2篇丘脑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下丘脑-垂体...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应激
  • 2篇蒙药
  • 2篇模型大鼠
  • 2篇垂体
  • 2篇大鼠行为
  • 2篇大鼠行为学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6篇包伍叶
  • 6篇佟海英
  • 6篇乌吉斯古冷
  • 5篇李婧
  • 5篇胡日乐巴根
  • 4篇张月
  • 1篇王旭
  • 1篇范盎然
  • 1篇布仁达来
  • 1篇于雪
  • 1篇斯日古楞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析蒙医赫依与抑郁症的关系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蒙医三根之赫依理论,探讨抑郁症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与赫依间的相关性。从饮食条件、生活起居、气候条件及突发因素4个诱发赫依病变条件与抑郁症病因病机之间,从司命赫依、上行赫依、普行赫依、调火赫依、下清赫依之病变特征与抑郁症临床症状之间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比,认为赫依的发病原因、病变特征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具有较多相似之处。赫依为抑郁症之诱发病因,亦为其发展、转归的原因,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应当以镇赫依为治疗大法,并注重三根调节,促进白脉传导,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带有蒙医药特色的饮食、起居、药物、灸疗等治疗手段,进而充分发挥蒙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优势。
白亮凤佟海英布仁达来乌吉斯古冷包伍叶
关键词:蒙医学赫依抑郁症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前额叶皮质、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1天。以敞箱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并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脑前额叶皮质、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槟榔十三味丸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脑前额叶皮质NE、5-HT、DA、DOPAC,海马5-HT、5-HIAA、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槟榔十三味丸可升高模型大鼠脑前额叶皮质NE、5-HT、DA、DOPAC和海马5-HT、5-HIAA、DA含量,尤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提高大鼠脑内神经递质NE、5-HT、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这可能是槟榔十三味丸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佟海英王旭乌吉斯古冷白亮凤包伍叶胡日乐巴根李婧张月
关键词:行为学神经递质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迅速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TSH含量、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槟榔十三味丸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T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槟榔十三味丸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尤其槟榔十三味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槟榔十三味丸能调节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该复方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佟海英乌吉斯古冷白亮凤包伍叶胡日乐巴根李婧张月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白细胞介素类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的方药组成考证被引量:4
2014年
槟榔十三味丸源于19世纪著作《蒙医金匮》,在该书中名为高尤-13,首载槟榔十三味丸方名者为1977年版《吉林省药品标准》。本方曾用名为泰德乎然古鲁格其乃然塔、色么吉德吉德等,《通瓦嘠吉德》虽载色么吉德吉德,但为同名异方,与今之用槟榔十三味丸无渊源关系。槟榔十三味丸在不同时期药物组成有13、14、15味不同,至少出现5个不同药物组成的高尤-13,方药演变集中在19—20世纪上半叶,自1971年以后方药组成和配比均无发生大的变化。其中,槟榔、广枣、木香、丁香、肉豆蔻、紫硇砂、干姜、荜拔、胡椒、沉香等10味药物是固定不变的,单味药物配比变化较大的属制草乌,其次有木香、丁香、沉香。《吉林省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所载槟榔十三味丸虽未标注其来源,但根据方药组成及配比认为来源于《蒙医金匮》,《内蒙古蒙成药标准》注其来源于《蒙医金匮》。3部标准与《蒙医金匮》载高尤-13药物组成除野牦牛心外均一致,唯独制草乌配比有所不同,其余药物配比均相同。只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在附录中标注了与原方的区别,其余两部标准也应与原方异同进行标注为妥。
佟海英乌吉斯古冷包伍叶白亮凤胡日乐巴根李婧
关键词:药量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功能与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干预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抑郁症是具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常见精神疾患。临床上应用槟榔十三味丸治疗抑郁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功能的影响,探讨槟榔十三味丸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80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RU486组和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RU48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造模同时连续28 d灌胃槟榔十三味丸0.2,0.4,0.8 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RU486组大鼠自造模第21天起腹部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RU486组大鼠在造模同时灌胃槟榔十三味丸0.2,0.4,0.8 g/kg,且自造模第21天起腹部皮下注射RU486。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RU486组大鼠肾上腺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下丘脑、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表达显著下降,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 RNA表达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灌胃槟榔十三味丸的大鼠肾上腺皮质酮水平降低,海马、下丘脑、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表达明显增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RU486组相比,同时灌胃槟榔十三味丸的大鼠肾上腺皮质酮、海马、下丘脑、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 RNA表达水平也出现改变。提示槟榔十三味丸对糖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并可通过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的表达及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 RNA的表达,改善下丘脑-垂体-肾�
包伍叶范盎然白亮凤佟海英于雪乌吉斯古冷李婧胡日乐巴根张月
关键词: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从细胞水平探讨该方抗抑郁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25 g·kg-1,0.5 g·kg-1,1.0 g·kg-1),共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以敞箱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标记(AnnexinVFITC/PI),以流式细胞仪(FC)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体质量、蔗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行为学异常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及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乌吉斯古冷佟海英斯日古楞白亮凤包伍叶胡日乐巴根李婧张月
关键词:行为学海马神经元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