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72102310010)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旺根冯黎王守东刘燕张文娴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种中医治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3种中医治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以化学损伤为主的综合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健脾益气组、活血化瘀组、养阴荣络组,中药治疗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内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参加造模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增殖指数PI(%)、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3个用药组增殖指数PI、PCNA和Cyclin D1表达量均明显减低(P<0.05)。3个用药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养阴荣络组最低。结论:3种治法均可抑制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其作用以养阴荣络方最佳,其机制与降低PCNA及Cyclin D1在大鼠胃黏膜细胞内的表达有关。
- 蒋时红刘旺根张文娴刘燕
- 关键词:不同治法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
- 胃康舒宁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舒宁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及Bcl-2/Bax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用药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提高,而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胃康舒宁组明显优于维酶素组。结论:胃康舒宁通过调节病变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异常表达,改变Bcl-2/Bax比值,使细胞凋亡趋于正常,而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 刘旺根王守东冯黎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BCL-2蛋白BAX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