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WM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毅衡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意图定点:符号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被引量:15
- 2011年
- 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解释项"概念,推演出文本"无限衍义"理论,以及"分岔衍义"的实际可能。本文又进一步指出在文化实践中,对一次特定的解释行为,符号衍义却不可能无限,会由于各种原因而终止于某一个解释上。而符号发出者可以基于他对阐释群体的预计,对这个解释暂止点作出预计。本文以广告设计为例,详细说明这种"意图定点"现象的重大文化实践意义。
- 赵毅衡
- 关键词:广告
- 符号学与主体问题被引量:9
- 2012年
- 主体问题是符号学领域中最困难的课题,这个问题至少关涉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符号学不得不研究主体问题,主体究竟在符号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二是英语的"subject"与"主体"之间的巨大意义差别所造成的特殊困难,如何缓解这种语言差距而不至于在误译上浪费精力;三是自我符号,即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才成为可能。这三个方面都是符号学无法逃避的问题,但也是对理解主体的基本性质十分重要的课题。
- 赵毅衡
- 关键词:自我符号学
- 符号、象征、象征符号,以及品牌的象征化被引量:20
- 2010年
- 符号修辞格中的象征,使用得最多,意义却最混乱,且符号与象征二词常被混用,因此,清楚地定义符号,象征,以及说清两者重合的区域极有必要。这两者的混乱,不仅是在中文中,在西文中由于文化历史原因,更加混乱。再加上翻译者无法加以甄别,因此近年来的学术翻译中,在汉语中原先尚比较清楚的分界,变得更加模糊。因此,不得不从中西两个根源上加以清理。最后,从符号学角度,讨论了象征形成中的"使用原则",以及当代消费文化中,品牌商标象征化的文化符号学机制。
- 赵毅衡
- 关键词:符号学
- 媒介与渠道:一个符号学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符号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侧重记号的构成、表意方式和交流方式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目前已形成各种理论体系和流派。与西方相比,中国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现代意义上的符号学研究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学者开始大量介绍外国符号学理论,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学理论得以生成和发展,其特点是运用西方现代符号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因此,我们在研究西方符号学的同时,必须关注中国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和模式更新,从而不断促进中国符号学的发展。
- 赵毅衡
- 关键词:符号学媒介渠道文化批判列斐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