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2006C12069)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松昊沈颖李清良郭帅蒋晨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自制林木废弃物再生型保水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评价被引量:7
- 2013年
- 以商品保水剂聚丙烯酸钾为参照,通过比较分析保水剂的保水能力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指标,评估杉木屑和竹屑2种林木废弃物再生型保水剂的应用前景和生态环境风险,旨在筛选出保水性能好、价格低廉的环保型保水剂。结果表明:2种自制再生型保水剂在纯水中的吸水能力不如聚丙烯酸钾强,但与土壤(1∶200)混合后,保水能力表现为杉木屑保水剂(88.60%)>竹屑保水剂(86.50%)>聚丙烯酸钾(84.00%)。施入0.50%,0.25%杉木屑和竹屑保水剂后,土壤田间持水量依次表现为杉木屑73.80%和58.80%,聚丙烯酸钾67.80%和49.30%,竹屑58.40%和46.50%,明显高于对照(35.80%)。施入0.25%保水剂的70d田间水分动态监测表明,杉木屑保水剂、竹屑保水剂、聚丙烯酸钾的最高含水量分别为43.21%,40.57%和38.58%,高于对照(35.69%),但大部时间聚丙烯酸钾与对照的保水能力没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制保水剂的优势逐渐下降,70d时基本消失。保水剂能提高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均没有不利影响,相反自制保水剂对细菌有积极作用。综合评价得出结论:自制保水剂有较强保水能力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在林业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建议用量为1∶200(0.50%)。
- 沈颖徐秋芳沈振明蒋晨彭燕李松昊郭帅李清良
- 关键词:保水剂吸水能力土壤含水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