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C055)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马超徐良伟白波陈书明董淼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处理残余压裂液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胜利油田压裂作业后产生的残余压裂液具有COD、黏度、浊度高的特点,采用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来处理残余压裂液。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破胶剂、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和深度氧化体系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最终得到胜利油田残余压裂液室内处理配方:每100 mL残余压裂液需加破胶剂JPC 0.5 g、聚铝0.25 g、聚丙烯酰胺溶液3 mL、5 mL Fenton试剂〔n(FeSO4.7H2O)∶n(H2O2)=8∶1〕。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残余压裂液的各项污染物大幅下降,除COD外,其余污染物含量已经远低于GB 8978—1996的Ⅱ级排放标准。
- 马超徐良伟刘源白波
- 关键词:破胶絮凝
- Fenton试剂在返排压裂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油气田压裂作业后的返排残余压裂液黏度、有机物含量以及浊度都较高,对油田企业周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经过破胶—絮凝处理后,COD仍然较高。文章以胜利油田水基胍胶返排压裂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破胶—絮凝处理后的上清液,采用Fenton试剂深度氧化处理,处理后压裂液COD去除率可达99.3%,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 马超徐良伟陈永红白波
- 关键词:FENTON试剂COD
- 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型自转向酸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以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自转向酸体系的流变特性。通过稳态剪切流动实验,得到鲜酸和残酸体系的本构方程分别为σ=0.0893γ^(0.803)(R^2=0.967)、σ=6.30γ^(0.383)(R^2=0.983),均符合幂律型非牛顿流体;两种酸液体系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快速降低,鲜酸在100 s^(-1)时的黏度平台值约为40mPa·s,残酸在400 s^(-1)时的黏度平台值约为150 mPa·s。触变性实验表明,低剪切速率下鲜酸体系黏度下行线大于上行线,表现为复合触变性;残酸体系触变环面积小,剪切后结构易恢复。小幅振荡实验表明,鲜酸体系储能模量(G′)总是大于损耗模量(G″),且G′—G″曲线基本呈直线。残酸体系G″总是大于G′,在低频率下G′—G″符合Maxwell模型Cole-Cole图,表现出单一松弛时间的线性黏弹性;而在高频率下,G′—G″曲线又呈现直线趋势,显示出复杂的黏弹性。
- 马超徐良伟董淼陈书明
- 关键词:触变性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