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80018)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范树成杜春梅李海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当代学校德育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被引量:9
- 2009年
- 传统德育具有明显的"物化"倾向,这种倾向降低了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桎梏了学生德性的发展。为把德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当代德育必须实现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人本化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人本化德育要求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与评价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
- 范树成杜春梅
- 关键词:德育人本化
- 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被引量:2
- 2009年
- 德育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即美德或德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关于美德的基本预设必然决定着德育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具体德育实践形态即德育范式。何谓美德?历史上有三种基本的观点:“知识即美德”“践行即美德”“和谐即美德”,相应地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德育理念、取向与实践形态,即知性德育范式、实践德育范式与和谐德育范式。
- 范树成
- 关键词:德育范式美德德育理念道德品质
- 学生道德实践的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7
- 2007年
- 德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就必须借助道德实践。目前不少的道德实践存在明显的缺陷:具有不道德性;违背实践的本质要求;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是运动式的而非经常性的。理想的道德实践应是主体参与式的、具有一定的深度、空间开放、经常性的道德实践。
- 范树成
- 关键词:德育道德实践
- 道德自律论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的现代意义上的自律,是道德主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良心),并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主动自觉自愿地遵从和践履社会道德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持久的道德品格。就其本质而言,是道德与主体的真实统一,是对主体实然道德状态的超越。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李海
- 关键词:道德自律道德他律
- 中学德育学科知识类型与教学策略被引量:3
- 2007年
- 中学德育学科的教学策略受其知识类型及特点,以及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方式的特点制约。根据中学德育学科的知识类型及特点,以及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方式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对于提高中学德育学科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中学德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过程,增强中学德育学科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范树成
- 关键词:中学德育学科知识类型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