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09Z003)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常青肖仕卫孙晓玉张明勇吴卫军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刑事公开审判制度的改革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开审判原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开审判问题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对于制度内容的合理化殊少涉及,这决定着改革效果的有限性和难以持续性。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拓宽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范围,精密化公开审理的程度,提高利益相关人的程序参与和强化对法院是否公开审理裁决的救济。
- 吴常青
- 关键词:公开审判救济
- 美国刑事诉讼中弹劾证据运用及其评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美国法中,对证人可信度的弹劾往往是决定案件胜负的关键。美国联邦成文法、联邦法院判例和普通法蕴含着弹劾证据的一般法理、不同类别弹劾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弹劾证据的开示。美国弹劾证据制度是当事人主义发现真实的重要装置,弹劾证据立法与实践体现诸多利益平衡,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都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多争论,仍然处于不断调适、发展完善之中。
- 吴常青
- 关键词:反询问证据开示
- 比较与借鉴:论我国刑事被告阅卷制度构建被引量:4
- 2011年
- 阅卷是被告方获取充分资讯从而实现有效辩护的重要制度设置。我国现有立法将阅卷权赋予辩护人行使,未能解决无辩护人以及特殊案件中有辩护人之被告获取充分资讯从而进行有效辩护问题。在欧洲人权法院裁判的影响下,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起被告阅卷制度。我国有必要研究域外被告阅卷的立法与实践,重新检讨阅卷权理论,从阅卷主体、时间、方式、内容的限制和侵犯阅卷权救济等方面构建我国刑事被告阅卷制度。
- 吴常青
- 关键词:阅卷权诉讼主体地位公正审判权
- 刑事司法权力优化配置:权力运行类型学视阈
- 2010年
- 根据刑事诉讼中权力运行特征,可将刑事司法归结为权力放纵型和权力抑制型两种类型。权力放纵型司法强调权力集中、注重权力协作、权力不受限制、程序工具化;权力抑制性型司法强调权力分立、注重制衡、权力严格限制、程序实质化。我国刑事司法权力运行倾向于权力放纵型,需要通过限权、权力/权利制衡和程序的实质化,以实现权力抑制型司法。
- 吴常青
- 论老年人的刑事诉讼保护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犯罪愈发常见。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来看,都需要刑事诉讼制度给予特别对待。目前,相关司法解释已经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仍然略显滞后,制度化、系统化不足,宽缓程度不够。有鉴于此,有必要综合考量,系统性地构建和完善旨在保护老年嫌疑人、被告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制度。
- 孙晓玉
- 关键词:老年人刑事诉讼
- 纠纷解决:一种新的刑事诉讼目的观被引量:17
- 2010年
- 现行刑事诉讼架构中广泛存在的与纠纷解决相关的制度与实践对传统的刑事诉讼双重目的论构成了挑战。回应挑战的途径是将纠纷解决提升为刑事诉讼目的。纠纷解决作为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基础存在于现行刑事诉讼中"加害人/被害人"的结构性主线和纠纷解决作为刑事诉讼目的对所有刑事诉讼利益相关者处境的改善之中。在刑事诉讼目的体系中,纠纷解决应当通过正当程序予以实现,并原则上以查明事实真相为基础。
- 肖仕卫
-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纠纷解决正当程序
- 法官为什么倾向于认可控方案卷——一个认知角度的实证考察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刑事审判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官在事实认定时倾向于认可控方案卷。导致这一特点的因素相当多样,除了学界已提到的诸制度因素外,从认知角度来看,其实还与法官的有罪假设、政法职业认同、对事实可靠性的常识性观点、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等内容紧密相关。
- 肖仕卫吴卫军张明勇
- 关键词: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