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GX908-01-09)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兰彬斌陈敏戚洪帅任建业蓝东兆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硅藻
  • 2篇海洋地质
  • 2篇海洋地质学
  • 2篇海域
  • 2篇沉积物
  • 1篇单因子指数
  • 1篇单因子指数法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指数法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中越边境
  • 1篇柱状沉积物
  • 1篇物理海洋学
  • 1篇新变种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内梅罗指数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兰彬斌
  • 3篇蓝东兆
  • 3篇任建业
  • 3篇戚洪帅
  • 3篇陈敏
  • 2篇许江
  • 1篇李九发
  • 1篇郑斌鑫
  • 1篇房旭东
  • 1篇张学雷
  • 1篇曾志
  • 1篇何佳

传媒

  • 3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仑河口的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北仑河口8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口有含砾砂、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并具有自西北往东南逐渐变细的特征;分析结果还表明北仑河口可划分为近口、河口和口外海滨3个沉积区,近口区以河流作用为主,河口区粗颗粒沉积作用主导,而口外海滨区则主要受到两种营力的共同作用.
房旭东许江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沉积物粒度
中越边境北仑河口地区缝舟藻(Rhaphoneis)新变种记录
2010年
通过对中越边境北仑河口地区我国一侧表层和钻孔沉积硅藻的鉴定和研究,在该地区首次发现了卡氏缝舟藻(Rhaphoneis castracanei)的4个新变种和双角缝舟藻四角形变种(Rhaphoneis amphiceros var.tetragona)的1个新变形,为沿岸和潮间带古环境研究如海平面变化和河口地区盐度的变化等提供新的基础材料。
陈敏蓝东兆任建业兰彬斌戚洪帅
关键词:硅藻新变种中越边境
北仑河口潮流和余流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北仑河口水动力状况复杂,受入海径流、潮汐、波浪、沿岸流、风应力等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对北仑河口S1、S2站长序列的海流剖面资料进行数学统计、潮流调和分析和数字滤波,探讨其潮流特征和余流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流性质主要为不规则全日潮流;观测期间S1站实测涨、落潮最大流速分别为39、83 cm/s,S2站分别为52、44 cm/s.研究海域余流流速从表层往底层逐渐减小,其中S1站余流流速主要介于5~10 cm/s之间,流向集中在S-SW向,S2站主要介于0~5 cm/s之间,表、中层以NNE-ENE向为主,底层以偏W向为主.风应力是调查区表层与近表层余流形成的主导因素;西向沿岸流对调查区的余流也有较明显的作用;径流对调查区的S1站有一定的影响,但对S2站影响很小;潮致余流对调查区的余流贡献较小.
郑斌鑫李九发曾志何佳兰彬斌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
北仑河口柱状沉积物粒度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北仑河口3个钻孔柱状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结合14C测年和210Pb测年资料,分析了钻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KL1柱样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中细砂、细中砂,沉积物由下到上由细到粗再变细,经历了2个沉积变化;KL2柱样沉积物单一,为细中砂;KL3柱样沉积物由下到上依次为砾石、砂砾、粗中砂、细中砂、砾砂、粉砂质砂、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沉积物粒度由下到上逐步细化,该孔早期离物源较近.3个孔的沉积物分选大多很差,反映当时水动力作用较强或者离物源较近.这些沉积物类型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2个沉积变化.
王恒波许江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2008年广西北仑河口海域水质状况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2008年对广西北仑河口海域16个站位的海水铜、铅、锌、镉、砷、总铬、总汞、pH值、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油类等11项污染因子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研究区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海域海水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Pb和Hg为该海区的主要污染物,且海水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主要是氮),同时还有油类的污染威胁。
陈敏蓝东兆任建业兰彬斌苏博戚洪帅
关键词:水质评价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
北仑河口海域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北仑河口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北部湾沿岸与越南交界的一个重要入海河口。于2008年3、5、8和11月分别采集该海域小型浮游硅藻,同时测定水温、盐度等水体参数,以及氮、磷、硅等18项水化学指标,分析了小型硅藻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该河口区的小型硅藻主要由纤细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 f.gracillima、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中华齿状藻Odontella sinensis和菱形藻Nitzschiasp.等优势种类组成,并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演替。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影响北仑河口硅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盐度、N、Si、Hg和悬浮体质量浓度等,且不同季节的主控因素有所差异。菱形藻对温度和Cu、As、Zn和Hg等重金属的耐受性较强。纤细翼鼻状藻适宜于生长在水体透明度高的海域,悬浮体质量浓度以6.27 mg.L-1以下为宜。拟旋链角毛藻受Cr的影响较大,高含量的Cr会限制其生长。而细弱海链藻和中华齿状藻对Hg的耐受性较强。
陈敏蓝东兆任建业张学雷兰彬斌戚洪帅
关键词:硅藻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