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2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秀山李永青曹励之王瑛康睿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q21区域微缺失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郭碧赟曹励之张朝霞杨明华康睿王瑛李永青吴秀山
- 关键词:LO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缺失6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体高
- 人类新基因RMND5A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Lish/CTLH结构域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RMND5A.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p11.2,长3 239 bp,编码391个氨基酸,其结构域从N端起依次为LisH、CTLH与CRA.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多个组织中有表达,在心脏、肝和肾中的表达水平较强.对该基因的蛋白进行了表达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过表达蛋白可以使MAPK信号途径的两个下游转录因子ELK-1和AP-1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表明RMND5A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
- 唐文岘黎冠邓云袁婺州李永青王跃群朱传柄吴秀山
- 关键词:克隆MAPK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q16.3微卫星DNA缺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定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杂合性缺失(LOH)的集中区域,探索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方法取6q16.3的15个微卫星标记,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65例 ALL 患儿等位基因 LOH 的情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至少1个位点的 LOH 率为32.7%,D6S1709-D6S1028及 D6S2160-D6S1580是高频率集中缺失的区域,早期复发患儿的 LOH 率高于无早期复发患儿;谷氨酸受体6基因(GRIK2)可能为抑癌基因,2个区域存在可能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12个。微卫星 LOH 与白细胞计数、病态细胞数、核型分析、早期复发均有相关性(P 值均<0.05)。结论 D6S1709-D6S1028和 D6S2160-D6S1580为目前国内外所确定的最精确缺失区,该区域可能存在1个或数个肿瘤抑制基因,6q16.3的 LOH 的发生与 ALL预后有一定关系。
- 杨明华曹励之俞燕张朝霞王瑛康睿陈英谭志红吴秀山
-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缺失微卫星
- 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q21区域微缺失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分析染色体6q2 1的D6S4 4 9 D6S30 2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确定其在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发生的频率和最小缺失区域,为定位克隆ALL相关抑癌基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比以往报道更高密度的11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位点,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分析9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例等位基因LOH的情况。结果:93例患者中共有32例(34.4 %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位点D6S170 9 D6S30 1以及位点D6S30 2是高频率缺失集中的区域,位于其中的D6S2 83位点附近是缺失率最高的地方(2 5 % )。D6S170 9 D6S30 1之间距离在GenethonMap上显示有2cM。结论:6S170 9 D6S30 1为本研究所找到的6q2 1上的最小缺失区域。
- 郭碧贇曹励之王瑛李永青吴秀山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位基因缺失抑癌基因微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