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22012)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冰冰康健张伶伶王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建筑
  • 2篇体量
  • 2篇体量建筑
  • 2篇北京建筑
  • 2篇城市
  • 1篇世界城市
  • 1篇市中心
  • 1篇市中心区
  • 1篇通达
  • 1篇通达性
  • 1篇中心区
  • 1篇城市中心区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天作建筑科学...

作者

  • 4篇王冰冰
  • 2篇康健
  • 1篇王珊
  • 1篇张伶伶

传媒

  • 2篇建筑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新建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中心区大体量建筑对城市空间宜人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北京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大体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成因,结合实例探讨了大体量建筑易对城市空间宜人性形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判定标准。基于这些评价标准,提出"控制建筑尺度"和"开放和整合外部空间"2个措施,并对其增加城市空间宜人性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王冰冰康健
北京建筑异质要素移植的发生与发展探究
2015年
为了减少三类表现突出的异质要素(异质的城市形态、异质的建筑类型、异质的建筑风格)在移植于北京的过程中对地域特质发展的冲击,对北京建筑异质要素移植的发生与发展展开研究,采用归纳论证及案例分析方法,解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异质要素移植的2个主要历程,探究了现象发生的深层动因: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快速发展的交通、迅猛的文化扩散.结合北京世界城市的定位论述了异质要素移植的发展意义,提出2个原则对其发展加以规范和引导:减少旧城整体破坏、建立新旧意向关联.
王冰冰王珊
关键词:北京建筑世界城市
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大体量建筑步行通达性影响因子演绎构建
2016年
应用心流体验理论研究大体量建筑步行通达性问题。首先通过解读行人发生心流体验后忘却负面情绪、忽略行走时间、转移注意力的心理状态对于降低感知距离的效果,论证了心流体验对于提高大体量建筑步行通达性的作用。进而依据行人心流体验发生的三个可控条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推导出四类能够创造条件并促使行人发生心流体验,从而提高步行通达性的影响因子:路径规划类、导引标识类、环境氛围类、行为支持类。同时,通过案例实证研究,探讨了每种影响因子的设计原则。
王冰冰康健
北京建筑异质要素移植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北京快速发展中异质要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反思移植造成的精神缺失,提出减少旧城整体破坏和建立新旧意向关联两个原则,论述恰当移植对于发展和保持特质的双重意义;最后,按照递进关系提出分区选择和演化适应两个移植策略及相应措施。
王冰冰张伶伶
关键词:北京建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