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011043-1)

作品数:24 被引量:203H指数:9
相关作者:冯翠萍常明昌程红艳孟俊龙王洋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多糖
  • 8篇松茸
  • 8篇姬松茸
  • 6篇细胞
  • 6篇姬松茸多糖
  • 5篇代谢
  • 5篇中毒
  • 5篇铅中毒
  • 5篇染铅
  • 5篇细胞因子
  • 5篇
  • 4篇染铅大鼠
  • 4篇小鼠
  • 4篇抗氧化
  • 3篇脾脏
  • 3篇细胞因子MR...
  • 3篇猴头
  • 3篇猴头菌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机构

  • 25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4篇冯翠萍
  • 14篇常明昌
  • 13篇程红艳
  • 10篇孟俊龙
  • 4篇王洋
  • 3篇王伟娟
  • 3篇王将
  • 3篇李海杰
  • 3篇欧阳玉倩
  • 3篇吴艳丽
  • 2篇田敏
  • 2篇赵成萍
  • 2篇刘靖宇
  • 2篇孟静
  • 2篇李变芳
  • 1篇王晓闻
  • 1篇郝称莉
  • 1篇张健
  • 1篇王大忠
  • 1篇常晓敏

传媒

  • 8篇营养学报
  • 5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食用菌学报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菇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为研究香菇多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香菇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作用时间和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抑菌时间和pH值。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四种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在24h时达到最大,对其它3种菌均在12h时达到最大。pH值对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pH值为6时最大;对其它菌的抑制作用均在pH值为5时最大。
孟俊龙冯翠萍常明昌程红艳
关键词:香菇多糖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小羊肚菌人工栽培初报被引量:10
2012年
为探讨人工栽培小羊肚菌的可行性,以野生小羊肚菌为试料,设置3个母种培养基和3个原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发菌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M2和Y3在栽培小羊肚菌上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在相对湿度85%和强光照(10 000 lx)刺激48 h条件下,Y3培养基能够形成子实体。
孟俊龙杨杰常明昌冯翠萍程红艳
关键词:培养基人工栽培
巴氏蘑菇多糖对铅中毒大鼠脾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研究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多糖对铅中毒大鼠脾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进而探索巴氏蘑菇多糖对铅中毒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选用45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多糖组、铅中毒模型组、铅+50mg/kg·d多糖试验组、铅+100mg/kg·d多糖试验组、铅+200mg/kg·d多糖试验组。铅中毒模型组、铅+多糖试验组分别给予含0.2%醋酸铅饮水,自由饮用。饲养60d后,采集脾脏,荧光定量RT-PCR对其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1β、IL-2、IL-6、TNF-α、IFN-γmRNA的表达量,多糖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铅中毒模型组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多糖浓度越高,表达量越高,铅+200mg/kg·d多糖组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铅中毒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多糖浓度越高,表达量相对升高越多,铅+200mg/kg·d多糖组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巴氏蘑菇多糖对铅致大鼠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程红艳常鼎然冯翠萍常明昌王将李海杰李越
关键词:荧光定量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
姬松茸多糖对铅中毒雄性大鼠的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对铅中毒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择45日龄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多糖对照组、铅中毒模型组、姬松茸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姬松茸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铅中毒模型组均给予含0.2%醋酸铅饮水,自由饮用。其他组饮用蒸馏水。多糖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每只100,50,100,200 mg/kg体重灌服姬松茸多糖液,其他组灌服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饲养60d后,取大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血清,分别测定SOD、GSH-Px、CAT和MDA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中毒组SOD活力下降,差异显著(P<0.05或P<0.01),MD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多糖对照组GSH-Px活力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铅中毒组相比,多糖对照组SOD、GSH-Px和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中剂量组MDA水平下降(P<0.01),肾脏和血清中SOD活力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中CAT活力升高,差异显著(P<0.01或P<0.05);肝脏和血清中GSH-Px活力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对铅致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王伟娟冯翠萍常明昌程红艳白林玥
关键词:姬松茸多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姬松茸粗多糖抗氧化作用被引量:56
2010年
为研究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对姬松茸粗多糖的还原能力、螯合金属离子能力,清除DPPH·和O2-·的能力及体外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姬松茸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浓度为2mg/mL时,还原力测试混合液的吸光值为0.293,对金属螯合率、DPPH·和O2-·的清除率以及体外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分别为40.1%、88.8%、71.2%和84.5%。
吕喜茹郭亮常明昌李振王国晋冯翠萍
关键词:姬松茸粗多糖还原力脂质过氧化
巴氏蘑菇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和200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200mg/kg/d阿卡波糖,正常对照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7周后考察巴氏蘑菇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空腹血糖值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下降;多糖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也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附睾脂肪中阳性对照组的glut4、pi3k、akt1和akt2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多糖组中glut4(低、中和高剂量组)、akt1(低、中和高剂量组)、akt2(中和高剂量组)和pi3k(高剂量组)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
欧阳玉倩吴艳丽冯翠萍常明昌孟俊龙刘靖宇
关键词:多糖糖尿病脂代谢信号通路
珊瑚状猴头菌营养成分及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珊瑚状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及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珊瑚状猴头菌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国标法测定珊瑚状猴头菌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可溶性总糖、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将48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高剂量组(400 mg/kg)4个组,30d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血常规、血清中抗体Ig G等。结果 :珊瑚状猴头菌干物质中含粗脂肪6.44%,粗蛋白25.45%,灰分7.12%,可溶性糖44.24%;含有丰富的铁、钙、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92%。动物试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 G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的嗜中细胞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珊瑚状猴头菌是一种蛋白含量高,矿物质丰富,必需氨基酸齐全的食用菌。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孟俊龙田敏冯翠萍常明昌程红艳
关键词:多糖营养成分免疫
姬松茸蛋白制备及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姬松茸子实体为原料,对姬松茸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用碱提酸沉法和酶法,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30℃,pH值9.5,料液比1∶20,时间1.5 h,提取率达26.80%;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1%的酶液0.6 mL,料液比1∶20,时间2.0 h,提取率达32.74%。酶法优于碱提酸沉法。姬松茸蛋白质等电点为3.25,主要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为81.7 kD。
王振常鼎然常明昌孙春友张琼予冯翠萍
关键词:姬松茸蛋白质碱提酸沉法酶法
TLR4抗体对姬松茸多糖作用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TLR4抗体对巴氏蘑菇多糖(Agaricus blazei Murrill polysaccharide,ABPS)对体外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β(IFN-β)的影响。方法相同浓度ABPS及脂多糖(LPS,阳性对照)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3 h、6 h、12 h、18 h和36 h;不同浓度ABPS及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24 h;TLR4抗体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1 h后,更换含有ABPS和LPS的细胞培养液作用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β的含量。结果 ABPS作用巨噬细胞RWA264.7 24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FN-β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显著低于LPS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FN-β的含量随ABPS浓度增大而增大,浓度为1000μg/ml时IL-1β、TNF-α、IFN-β含量达到最大。TLR4抗体处理的巨噬细胞RAW264.7经ABPS和LPS作用,IL-1β、TNF-α、IFN-β含量低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4抗体能够一定程度抑制AB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IL-1β、TNF-α、IFN-β,推测ABPS可能通过TLR4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三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李晨光冯翠萍常明昌孟俊龙欧阳玉倩
关键词:细胞因子
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对大鼠肝抗氧化及代谢调节被引量:13
2014年
探讨珊瑚状猴头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和对大鼠肝脏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糖干预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和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给予多糖灌胃5周,5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分别测定大鼠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相关基因表达量: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与模型组比较:多糖剂量1组、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T-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1),CAT活力显著提高(p<0.01);多糖剂量1组、多糖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基因表达量ACAT2 mRNA显著下降(p<0.01);LCAT mRNA显著升高(p<0.01)。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肝脏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唐鹏李学英王大忠冯翠萍韩爱丽
关键词:多糖胆固醇抗氧化性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