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G6)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翁连进甘林火邓爱华刘青刘凤英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离子
  • 3篇离子交换
  • 3篇
  • 3篇L-亮氨酸
  • 2篇制剂
  • 2篇树脂法
  • 2篇离子交换树脂
  • 2篇离子交换树脂...
  • 2篇交换树脂
  • 2篇钙制剂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双水相
  • 1篇双水相体系
  • 1篇双水相萃取
  • 1篇水相
  • 1篇染色体畸变试...
  • 1篇萃取
  • 1篇萃取分离
  • 1篇萃取率
  • 1篇硝酸

机构

  • 7篇华侨大学

作者

  • 7篇甘林火
  • 7篇翁连进
  • 5篇邓爱华
  • 2篇刘青
  • 2篇刘凤英
  • 1篇杨欣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第三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制备氨基酸螯合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8年
综述了国内外主要生产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运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氨基酸螯合钙的新方法。
甘林火翁连进邓爱华
关键词:氨基酸螯合钙离子交换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L-组氨酸。实验考察了pH、温度、聚乙二醇加入量、L-组氨酸初始浓度、硫酸钠及L-赖氨酸的存在对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分配系数K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L-组氨酸初始浓度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不明显;L-组氨酸在该双水相体系的萃取率η随体系pH和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L-组氨酸和L-赖氨酸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温度和Na2SO4的影响同样不明显。
甘林火翁连进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L-组氨酸聚乙二醇萃取率
新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自制的新型氨基酸螯合钙制剂——L-亮氨酸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小鼠分别给予不同质量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灌胃,连续7 d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质量比为0.04 g.kg-1的环磷酰胺组,以及质量比分别为0.5,2.5,5.0 g.kg-1的L-亮氨酸钙混悬液组.通过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L-亮氨酸钙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为小鼠灌胃7 d后半数致死计量(LD50)大于10 g.kg-1,L-亮氨酸钙属实际无毒物质.在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致突变作用,表明L-亮氨酸钙无毒性和无致突变性.
刘青甘林火邓爱华翁连进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试验精子畸形试验
732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L-亮氨酸钙及其表征被引量:3
2007年
主要讨论了利用732离子交换树脂制备L-亮氨酸钙的工艺条件。在静态实验法中,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考察温度、氢氧化钠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交换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测定了25℃下的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适宜的摩尔比为1∶1~1.3∶1;L-亮氨酸浓度应控制在0.3mol·L-1以下;适宜的树脂用量应满足树脂中的钙与溶液中亮氨酸的摩尔比为1∶2;交换的平衡时间为15min。同时对不同入口浓度和不同流速下,亮氨酸钠在固定床交换柱上的动态交换过程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螯合物进行表征,其组成为{Ca[NH2CHCH2CH(CH3)2COO]2}·H2O。
邓爱华翁连进甘林火
关键词:钙制剂离子交换树脂
硝酸银沉淀L-精氨酸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硝酸银为沉淀剂,用稀硝酸和热氢氧化钡调节pH值,沉淀溶液中的L-精氨酸。考察沉淀温度、pH值、硝酸银与L-精氨酸的摩尔比、L-精氨酸的初始质量浓度、和L-赖氨酸对硝酸银沉淀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沉淀率略有下降;pH值在10.0以上时沉淀率明显增大,pH值至11.0时沉淀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大pH值沉淀率基本不再变化;硝酸银与L-精氨酸的摩尔比达到2.0时,沉淀率可达90.0%以上;L-精氨酸的初始浓度应大于10.0 g/L,沉淀率才可达90.0%以上;钠离子浓度对沉淀率基本无影响,但是当铵离子浓度或L-赖氨酸与L-精氨酸的质量比增大时,沉淀率迅速下降。最后,用2.0 mol/L盐酸溶解沉淀,过滤,滤液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并与L-精氨酸标准峰比较,结果表明沉淀中的L-精氨酸可初步分离出来。
刘凤英翁连进杨欣甘林火
关键词:L-精氨酸硝酸银
732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L-亮氨酸钙
<正>本文采用预先处理成钙型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L-亮氨酸钙。先将732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化为钙型,将亮氨酸钠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层,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使树脂上的Ca2+与溶液中的Na+发生交换,流出液变为亮氨酸钙...
邓爱华甘林火刘凤英翁连进
文献传递
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单因子静态实验,考察了温度、NaOH和亮氨酸的摩尔比、L-亮氨酸浓度、树脂量对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新工艺的影响,并测定了25℃下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交换可在室温下进行;NaOH与亮氨酸适宜的摩尔比1:1~1.3:1;L-亮氨酸浓度应控制在0.3 mol/L以下;适宜的树脂用量应满足树脂中钙与溶液中亮氨酸的摩尔比1:2;交换平衡时间为15 min。根据最佳工艺条件设计制备L-亮氨酸螯合钙的新工艺流程。采用小鼠对L-亮氨酸螯合钙和葡萄糖酸钙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L-亮氨酸钙的生物利用度比葡萄糖酸钙要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葡萄糖酸钙的175.3%,并具有缓释、药效时间长、不需要消耗胃酸等特点;L-亮氨酸螯合钙能显著性增加大鼠股骨重量,饲料中添加兼有促进小鼠体重增长的作用。
甘林火翁连进刘青邓爱华
关键词:离子交换生物利用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