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S007)
-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宋代僧人对儒家反佛思想的认识与回应被引量:1
- 2010年
- 宋代儒家学者在复兴儒学过程中对佛教的排斥,使佛教又一次面临着自传入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以释智圆、释契嵩、释宗杲、释志磐为代表的宋代僧人,站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形形色色的反佛思潮给予了认识与回应。其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著书立说,从"礼仪论"、"夷夏论"、"伦理观"、"文道论"、"性命论"等方面对儒家的反佛思想给予了批判;二是通过重新解读佛教经典,构建佛、儒层次结构理论,倡导佛、儒会通,接受儒家"孝"、"忠"观念,宣扬三教互补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儒家的斥佛,为宋代僧人"援儒入佛"和宋儒"援佛入儒"提供了门径,为佛教"儒学化"和"三教融合"做出了贡献。
- 韩毅
- 关键词:宋代僧人
- “仁政之务”与“医书辅世”:北宋政府对前代医学文献的校正与刊行
- 一、问题的提出晚唐五代的战乱和宋初的统一战争,使宋以前的许多医学典籍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医籍亡佚。即是现存的部分医籍,也是版本不一,错误较多。政府医学机构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淳化三年前称太医署)中的医籍甚是缺乏,"虽鸿都秘...
- 韩毅
- 文献传递
- “仁政之务”与“医书辅世”:北宋政府对前代医学文献的校正与刊行被引量:3
- 2009年
- 一、问题的提出晚唐五代的战乱和宋初的统一战争,使宋以前的许多医学典籍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医籍亡佚。即是现存的部分医籍,也是版本不一,错误较多。政府医学机构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淳化三年前称太医署)中的医籍甚是缺乏,"虽鸿都秘府,亦无善本"。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家发展中医学的需求,因此,统一战争结束后对宋以前的医籍做全面的校正与整理,以确定在文化领域内的主导地位,
- 韩毅
- 关键词:医籍《新修本草》
- 《太平圣惠方》与宋代社会被引量:3
- 2010年
- 《太平圣惠方》是太平兴国三年至淳化三年(978—992)由宋太宗下诏编修的宋代第一部医学方书著作,在宋代社会得到普遍应用和传播,被宋人称为“国朝第一方书”。其方剂学理论、实用药方与l临床实践,在宋代中医药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太平圣惠方》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国子监正本、国子监小字本、崇文院简要本、转运司新刻本和地方节选本等不同的版本,适应了宋代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宋代皇帝、地方官员、医学家、儒家士大夫、外交使节等不同阶层对《太平圣惠方》的介绍、传播与推广,奠定了《太平圣惠方》在宋代医学发展中的独特地位。政府的参与和雕版印刷术的引入,使国家“仁政”思想和权威统治进一步向更广、更深层次领域延伸,其实用药方成为政府各级官员和医学家等防治疾病、打击巫术、维护地方治安、宣扬政绩的有力工具。
- 韩毅
- 关键词:《太平圣惠方》医政
- 淳化三年开封大疫与北宋政府的应对被引量:2
- 2008年
- 北宋淳化三年(992)五月,首都开封由于持续干旱和“大热”,引发疫病流行,造成京城地区大量民众死亡,从而引起北宋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封疫病的病因是由天气高温而引起,属中医温病学中暑温的范畴。北宋政府先后发布了三道诏令对开封疫病加以应对:一是颁布医学方书;二是派医、赐钱、赐药,令太医署负责治疗,派遣内庭人员人内侍省中黄门一人督察;三是遣使决狱。这些措施的施行,不仅使开封疫病得到有效的救治,而且也对宋代传染病防治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韩毅
- 关键词:疫病宋太宗诏令
- 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续完)被引量:1
- 2008年
- 韩毅
- 关键词:宋代皇帝诏令
- 宋代医学诏令及其对宋代医学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8年
- 医学诏令是中国古代皇帝发布的关于医学政策和医学活动的最高命令与行遣文书,具有最高权威性、命令性和强制执行性的特点。由于医学一直被古代中国当作"仁政"来看待,所以医学的兴衰与皇帝和政府对医学的关注与重视紧密相关。宋代,医学诏令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是数量众多;二是内容丰富且发生显著变化;三是部分诏令成为国家补充的法律。从这些诏令中可以看到:与国家统治关系密切的医学,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 韩毅
- 关键词:宋代皇帝诏令
- 国家、医学与社会:《太平圣惠方》在宋代的应用与传播
-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太平圣惠方》是太平兴国三年至淳化三年(97892)由宋太宗下诏编修的宋代历史上第一部医学方书著作,由于其贯穿了"仁政之务"与"方书辅世"的思想,因而在宋代社会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被宋人列为"国朝第一...
- 韩毅
- 文献传递
- 汉唐时期牛疫的流行与防治被引量:5
- 2013年
- 汉唐时期约发生了21次传染性较强的牛疫,其中东汉时期6次,两晋时期2次,南北朝时期4次,唐代8次,五代1次,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地区。牛疫种类主要有急性牛疫、牛疥癣病、牛黄热病和牛漏蹄病等。牛疫的发生和流行对汉唐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引起耕牛的大量死亡,而且造成畜力短缺,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而引起历代政府、医学家、农学家、星占学家、道家等不同社会阶层的关注和重视。防治牛疫的措施主要有医学措施和经济措施两方面,尤其是医学本草、方书、农书等类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对于有效控制牛疫的流行发挥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牛疫的流行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耕牛大量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救济职能的完善、农业耕作方式的更新和新式农具的出现,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之一。
- 韩毅
- 关键词:汉唐时期牛疫经济措施
- 国家、医学与社会:《太平圣惠方》在宋代的应用与传播被引量:2
- 2010年
-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太平圣惠方》是太平兴国三年至淳化三年(978~992)由宋太宗下诏编修的宋代历史上第一部医学方书著作,由于其贯穿了'仁政之务'与'方书辅世'的思想,因而在宋代社会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被宋人列为'国朝第一方书'。宋政府认为'救恤之术。
- 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