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30)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文龙余翠赵新来梁天刚张金林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子
  • 1篇植物种子萌发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流失
  • 1篇土壤流失方程
  • 1篇土壤侵蚀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大小
  • 1篇种子萌发
  • 1篇温度
  • 1篇物种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财经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3篇李文龙
  • 1篇杜国祯
  • 1篇张金林
  • 1篇梁天刚
  • 1篇许静
  • 1篇高天鹏
  • 1篇王莉娜
  • 1篇赵新来
  • 1篇王素芳
  • 1篇陈迪
  • 1篇余翠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度和海拔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进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选择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32科524种植物种子,探讨了温度、海拔与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温极显著地影响种子萌发,能够解释萌发率变异的3.4%.在5/15℃,5/20℃,10/25℃3个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分别为78.7%,83.4%,91.3%,平均萌发率分别为36.4%,40.6%,47.2%.其中5/15℃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与萌发率均最低,表明高寒低温不利于种子萌发.同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依赖于系统发育,科分类能够解释样区物种种子萌发总变异的34.9%.10个主要科植物种子在变温5/15℃,5/20℃,10/25℃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萌发特性,各个科的最高与最低萌发率差异显著.总体而言,禾本科平均萌发率最高(73.6%),豆科的最低(8.2%),各个科对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种子采集地海拔与平均萌发率显著相关,能够解释萌发率总变异的2.3%.种子萌发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与萌发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样区内随海拔升高,种子有变小的趋势,有利于萌发率的增加;另一方面,高海拔比低海拔地区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样区内各物种的萌发特性受到以上正负影响的双重作用,呈现出各异的萌发特性.
许静杜国祯李文龙刘伟高天鹏
关键词:温度海拔种子大小萌发特性高寒草甸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区域可持续性的评估也逐渐成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高寒牧区之一,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运用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各县、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改进模型的关键在于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足迹组成中,畜牧业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并保持稳定;电力和燃料煤比重逐年上升,而种植业产品和野柴草比重有所降低。2)甘南州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由2005年的4.77 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7.0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保持在4.64~5.65 hm^2/人之间。3)甘南州生态足迹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年间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甘南州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2.60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4.86 hm^2/万元,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中合作市最高,迭部县次之,其他各县无明显区别。5)甘南州以畜牧业为主的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均大于农牧交错区的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和迭部县。9年间,迭部县、玛曲县和碌曲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夏河县、卓尼县和舟曲县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合作市和临潭县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
李文龙余翠赵新来梁天刚张金林许静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
基于遥感和USLE模型的2000-2010年甘肃省土壤侵蚀变化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本研究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定量评价甘肃省2000-2010年土壤侵蚀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侵蚀强度为轻度和中度侵蚀,2000、2005和2010年甘肃省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24 872.9、27 503.6和28 000.8 km2。主要侵蚀地区分布在甘肃省南部地区;林地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草地次之,这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侵蚀地带。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和陇中黄土高原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貌类型。2000-2010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表明,造成土壤侵蚀的原因除了降水量分布不均、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的变化外,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王莉娜李文龙王素芳陈迪许静
关键词:土壤侵蚀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