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留学基金(2007106992)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邱艳苗天红许志远查祎孙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RTHO抗-HCV酶联免疫试剂2种孵育试验程序在血液筛查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确定1种3代抗-HCV酶免试剂(ORTHO HCV 3.0 ELISA试剂)2种孵育试验过程在血液筛查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留取常规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检出的抗-HCV反应性的血液标本180(人)份作HCVRNA检测,并用RIBA和不同于血站常规抗-HCV筛查的酶免试剂作抗-HCV复测;依据ORTHO HCV 3.0 ELISA检测试剂说明书中的长、短2种孵育检测程序,同时作对比检测。结果 180份初筛抗-HCV阳性标本中,有16份ORTHO HCV 3.0 ELISA 2种检测程序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5份为短孵育试验反应性、11份为长孵育试验反应性,短孵育试验漏检2份被确证抗-HCV阳性标本。ORTHO HCV 3.0 ELISA试剂的长孵育检测程序灵敏度高于短孵育试验程序,2种试验程序的S/CO值分布没有差别,但RIBA不确定标本其S/CO值分布在一定的灰区范围内。结论在献血人群血液筛查中,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的长孵育酶免程序和设定合理的结果判定灰区,有助于预防输血传播HCV,提高血液的安全。
- 邱艳查祎杨海平孙莉郭瑾许志远修冰水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ELISA献血者血液筛查
- 中法两国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的差异与思考被引量:5
- 2012年
-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抗原及其对应抗体的检测鉴定.供受血者之间各系统抗原抗体相合相配程度是决定临床输血安全的基础.也是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首要考虑的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建立血液监控系统以来,法国、荷兰等国家先后将输血后新的同种异体血型抗体的出现作为一种不良输血反应进行监控.把输血后同种免疫发生率作为评价临床输血效果的指标之一.并且进一步分析同种异体抗体的产生原因是实验室检测还是临床血液选择与输注过程管理。
- 邱艳苗天红
- 关键词:免疫性输血反应血液学检测监控系统抗原抗体血小板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