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WW026)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靖应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2篇作家
  • 2篇文化
  • 1篇心智
  • 1篇修辞策略
  • 1篇越轨
  • 1篇容貌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观
  • 1篇钟声
  • 1篇自然景象
  • 1篇文化角色
  • 1篇文化危机
  • 1篇文化象征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场
  • 1篇误读
  • 1篇现实主义
  • 1篇现实主义小说
  • 1篇小说
  • 1篇进化论

机构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李靖
  • 4篇应璎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海外查尔斯·金斯利研究述评:百年风云
2013年
金斯利在西方学界的价值和金斯利研究在国内的匮乏形成强烈反差。梳理并分析了百多年来海外金斯利研究的脉络,从生平研究、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金斯利、金斯利的种族意识以及文学批评视域中的金斯利研究4个方面对海外百多年来的金斯利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希望此举能够抛砖引玉,带来国内金斯利研究的新气象。
李靖
丧钟为谁而鸣——《新格拉布街》中教堂钟声的文化象征被引量:1
2014年
《新格拉布街》被认为是一本表现商业化时代作家生存问题的极难得的作品.主人公之一爱德温·里尔登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关乎作家生存的文化现象.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教堂钟声形成一种象征性的结构,既深刻暗示作为作家的里尔登所遭受的死亡威胁,又充分展现他的心理压力,从而发人深省地表明,他的困境代表了文学商业化进程中严肃作家普遍面临的生存危机,这一危机也是构成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璎
关键词:文化危机
解脱还是超越:论《四季随笔》中的作家文化角色
2016年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逃避为主旨的“解脱”一说成为解读乔治·吉辛作品《四季随笔》的主流声音.本文将该书置入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市场化首次达到高峰的历史背景中,就“解脱”一说提出新的解读,把主人公寻求解脱的愿望视为与塑造作家文化角色相关的愿景.作品借助鸟儿的鸣叫将几处颇具喻义的自然景象联系在一起,生动地凸显了这一愿景.它们既继承了良好的传统愿望,又演绎出新的文化含义,即作家们能够通过饱含生命之力的写作,重塑自身的文化角色,以此来寻求一种以自我超越为基调的正面解脱.
应璎
关键词:自然景象
进化学说的表征困境和修辞策略——兼论金斯利《水孩》的文本隐喻被引量:1
2013年
达尔文及其后继者在阐释进化学说时,面临进化学说的不完整性和情节变异、物种概念的含混性三大表征困境,在语言叙事层面主要运用了类比、隐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促进人们对其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达尔文本人在表征进化学说时存在语言含混不清的嫌疑;而金斯利童话《水孩》通过懒人国的兴衰来隐喻进化学说,则回避了表征物种进化的诸多难题。
李靖
关键词:进化学说修辞策略
生活首先必须关注心智——《瑟尔萨》中的文化之旅
2016年
英国19世纪后期作家乔治·吉辛的小说《瑟尔萨》中的男主人公似乎颇受批评家的青睐,而作为小说标题的女主人公瑟尔萨·特伦特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似乎与吉辛以瑟尔萨作为小说题名的初衷相悖。如果我们细考小说中多处出现的瑟尔萨的面貌描写,就可对作家的初衷了然不惑。小说旨在以瑟尔萨的容貌变化作为小说结构的一条主线,充分展现其心智发展过程和生活状态,从而质疑工具理性主宰下的现代生活。该主线与以男主人公为中心的另一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从文化的视角揭示生活必须关注心智培育,并且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
应璎
关键词:容貌心智
《新格拉布街》中“雾”的解读
2013年
雾在小说《新格拉布街》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以一种骇人听闻的形式多次出现在作品中。这种效果不仅与其铺天盖地的外表形态有关,而且来自它与跌宕起伏的文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仔细分析小说中雾的变化、内涵及其对文人的影响,并以此来探求雾的本质,就会发现雾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即一个自治程度低的文学场,它对严肃作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这个象征物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也为19世纪艺术作品中雾的丰富内涵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
应璎
关键词:文学场
现实主义小说的越轨与金斯利的生命观被引量:1
2014年
19世纪中叶的英国,进化理论的渗透带来了深刻的观念变革,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受到空前挑战。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文学想象成为探索生命问题的前沿。在小说《酵母》、《奥顿·洛克》和《水孩》的创作过程中,金斯利有意背离了现实主义的模仿原则,通过艺术性的越轨,引发了文学变革,对现代生命科学进行了冷静的凝视。小说中死亡、鬼魅、沉默、梦境等艺术元素的强烈在场,凸显了金斯利生命观中科学和宗教的激烈交锋,在其缝隙中,隐匿着真实生命的彼岸。
李靖
关键词:进化论现实主义小说越轨
《黑暗的心》中的身体异化被引量:4
2013年
身处后殖民运动的语境之中,不少学者从非洲土著的身体异化入手,将《黑暗的心》的殖民情结挖掘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这其实是一种情理之中的误读。由于对小说细节的忽略,学界习惯于抽象地给康拉德加上殖民主义者的名号。本文旨在廓清,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康拉德不但对土著的身体进行了去人类化描写,还对白人的身体进行了同样的处理。对土著的去人类化描写,几乎都发生在白人征服土著的场景中,可见,康拉德借此表达他对非洲贸易的态度。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可以发现,用"殖民主义"的标签分析身体异化并不妥当,"进步"话语才是导致身体异化的真实动因。《黑暗的心》暗示的文化命题,是对"进步"话语的焦虑。
李靖
关键词:《黑暗的心》误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