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4DGQ1D107)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尤玉平胡瑞卿王浩张岳恒张晓飞更多>>
-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西北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跳槽”科技人才个人收益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定被引量:2
- 2006年
- 科技人才流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为了测度“跳槽”科技人才个人收益程度,文章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测评指标体系;选择了综合指数法,且对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以此来测定“跳槽”科技人才个人在“跳槽”后的个人收益程度;同时阐述了“跳槽”科技人才个人收益综合测评指数的测定步骤及过程。
- 胡瑞卿
- 关键词: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
- 论人才流动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被引量:4
- 2006年
- 人才流动法律体系是指将我国有关人才流动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组合而成的结构严密、形式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是制定法。我国专门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位阶较低,规范的覆盖面和系统性、协调性差,规范的刚性不足,人才权利救济的成本较高。我国人才流动的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张晓飞
- 关键词:法律体系制定法
- 构建以知识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跨越
- 2008年
-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化紧密结合的世界经济格局里,处于知识发展和自主知识产权弱势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果要避免被边缘化的危险,必须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立足知识价值链,设计和实施以知识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跨越战略。要构建以知识创新、发现和设计为基础的创意经济,以知识转移、传播和贸易为基础的服务经济,以知识使用、转化和结合为基础的质量经济。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新型经济跨越战略的实现,必须从战略、制度、人才、资金、组织和环境六个方面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 尤玉平
- 关键词:知识发展知识创新知识贸易知识转化经济发展经济跨越
- 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的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结合层次分析理论及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测评变量体系的特性,构造了集"模糊综合测评"、"主成分分析测评"优点于一体的"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的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模型",并以百分制赋值的方法,对模型中属性测评变量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的确定进行了修正。阐述了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 胡瑞卿张岳恒
- 关键词:科技人才流动测评模型
- 知识贸易存在范围经济时的联合定价策略
- 2006年
- 知识贸易过程中存在着的双边范围经济现象具有凹性成本结构特征,它是实践中知识联合定价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同的联合定价方式适用于不同经济技术特点和交易技术结构下的知识贸易行为。
- 尤玉平
- 关键词:知识贸易范围经济
- 知识在成本递减过程中的次优定价
- 2006年
- 在具有成本递减特性的知识产业,采用边际定价法将会导致知识市场的萎缩。因此,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若要使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更有效地进行,从贸易角度看,一个可能而有效的办法是,按照Ram sey价格方式进行新古典意义上的次优定价决策。
- 尤玉平
- 关键词:知识贸易
- 科技人才流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07年
- 以科技人才流出单位为主体,对科技人才流动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和科技人才自身的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人才,促进科技人才管理提供依据。
- 胡瑞卿
- 论知识贸易合同的双重实施机制被引量:1
- 2006年
- 知识贸易面临因合同不完备和被套牢而产生的贸易风险,本文研究认为,要使贸易过程能够公平、有效和持续地进行,一方面需要按照最优风险合同理念设计出具体恰当的可自我实施的贸易合同,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多边实施机制促使其实现风险的共同分担。
- 尤玉平王素君王浩
- 关键词:知识贸易风险分担自我实施
- 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建置被引量:1
- 2008年
- 制度性因素是影响我国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当前,我国科技人才流动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创新立法的关怀和引导。我国目前缺乏全国统一的综合性的法律,现有的科技人才流动的法律位阶较低,规范的系统性、协调性差,规范的刚性不足。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法律制度建构的核心是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改革,而基础是要素建设,所有要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 王宏张晓飞
- 国有企业外资并购中的技术知识产权估价战略风险被引量:3
- 2007年
- 外资并购是我国国有企业谋求快速国际化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但忽视知识产权估价中的战略风险将极大降低其现实性。因此,从技术资产估价方面考察其外资高估和自我贬值形成的知识产权估价战略风险,对大力提高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在国有企业外资并购式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产权估价战略风险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国有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和有效把握技术知识产权估价的战略风险,才能有效利用外资并购模式实现国际化战略经营。
- 尤玉平
- 关键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