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551288002)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妍毛理纳荆鹏伟罗予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职工医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体外
  • 3篇喹诺酮
  • 3篇喹诺酮类
  • 3篇喹诺酮类药
  • 3篇喹诺酮类药物
  • 3篇耐药
  • 3篇类药
  • 3篇类药物
  • 3篇氟喹诺酮
  • 3篇氟喹诺酮类
  • 3篇氟喹诺酮类药
  • 3篇氟喹诺酮类药...
  • 2篇体外诱导
  • 2篇埃希菌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诱导性耐药
  • 1篇最低抑菌浓度
  • 1篇喹诺酮药物

机构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郑州市第二人...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陈妍
  • 1篇罗予
  • 1篇荆鹏伟
  • 1篇毛理纳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后GyrA和ParC的变异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3种氟喹诺酮类(FQS)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耐药性的差异,研究肺炎克雷伯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和拓扑异构酶ⅣC亚基(ParC)的变异与其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采用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X)和加替沙星(GAT)对从临床分离8株Kpn进行体外分步诱导,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CIP、LVF及GAT对Kpn诱导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诱导成功的17株Kpn的GyrA的基因(gyrA)和ParC的基因(parC)进行PCR扩增,选取其中8株Kpn DNA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8株耐FQS菌株都存在GyrA变异,同FQS耐药性相关的变异有Ser83(TCC)→Phe(TTC)、Ile(ATC)和Tyr(TAC),Asp87(GAC)→Ala(GCC)、Ala(GCC)和Glu(GAA),5株Kpn同时存在ParC的变异:丝氨酸Ser80(AGC)→Ile(ATC)。结论本研究体外实验证实了Kpn可在长期低剂量的接触抗菌药物后形成耐药菌株。在高度耐FQS的Kpn中同时存在GyrA和ParC变异。
陈妍罗予毛理纳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诺酮体外诱导耐药菌株
大肠埃希菌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体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氟喹诺酮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32-3 000倍,三种氟喹诺酮药物诱导的耐药株对三种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进行测序的1株诱导高度耐药菌株的gyrA发生Ser83→Leu、Asp87→Asn,parC发生ser80→Ile的氨基酸替换,而测序的一株敏感菌株未发现氨基酸改变。结论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获得性耐药,氟喹诺酮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荆鹏伟罗予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性耐药交叉耐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近年来,由于E.coli对氟喹诺酮药物耐药现象日趋严重。文中研究3种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E.coli)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和控制E.coli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和加替沙星(GAT)分别对10株E.coli进行体外分步诱导,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CIP、LEV及GAT对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E.coli经体外诱导产生获得高水平耐药株(MIC≥128μg/ml)。经1种药物诱导耐药后也不同程度对另外2种药物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经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MIC变化显著(比诱导前增加8~8205倍),从体外证实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逐步耐药的进程。
陈妍罗予毛理納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诱导最低抑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