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3-005)

作品数:25 被引量:248H指数:11
相关作者:周恳恳牟传龙葛祥英梁薇游国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古地理
  • 6篇岩相
  • 5篇岩相古地理
  • 5篇盆地
  • 4篇晚奥陶世
  • 4篇奥陶世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元素地球化学
  • 3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准噶尔盆地西...
  • 3篇锆石
  • 3篇西北缘
  • 3篇北缘
  • 3篇沉积相
  • 2篇新元古代
  • 2篇扬子陆块
  • 2篇油气
  • 2篇元古代
  • 2篇造山带

机构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6篇成都地质矿产...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河北省环境演...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0篇周恳恳
  • 10篇牟传龙
  • 8篇葛祥英
  • 7篇梁薇
  • 6篇游国庆
  • 5篇李廷栋
  • 4篇王健
  • 4篇黄华芳
  • 3篇张传恒
  • 3篇何苗
  • 3篇王秀平
  • 3篇许效松
  • 3篇张恒
  • 2篇孙艳萍
  • 2篇郑倩华
  • 2篇耿树方
  • 2篇韩瑶
  • 2篇李利阳
  • 2篇张利伟
  • 2篇张晓曼

传媒

  • 3篇地质论评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沉积体系与环境被引量:14
2017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化是新疆地区值得探讨的2个问题,其中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恢复古环境及油气有利相带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露头、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三类体系的组合,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道、砂(砾)质漫滩等微相,河流-三角洲体系包含砂质和砂砾质辫状河,该体系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心滩、河漫滩、河漫湖、河漫沼泽等微相,湖泊体系以滨浅湖泥为主。此外,孢粉及C、O同位素分析显示,克拉玛依组上段所属时代为中三叠世,且盆地西北缘在三叠纪处于陆相环境。早—晚三叠世,盆地由干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逐渐转为潮湿温暖适宜植被生长的温带气候。
何苗张利伟刘勇李廷栋张武
关键词:微相孢粉古环境
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碲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富集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文章通过对采自太平洋海域不同海山上68个结壳样品中T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富钴结壳中控制Te元素富集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及其富集机制。分析表明,太平洋海域中大多数结壳的w(Te)变化于13.4×10^-6~115.8×10^-6,平均50×106,是海水训(Te)的10’倍;结壳中叫(Te)与Mn/Fe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1;与F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显示结壳中Te与Co有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古海水氧化还原环境的改变是控制结壳中Te元素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能反映古海水氧化还原环境的&异常与结壳中Te含量基本呈同步变化趋势,Te含量具有随古海水氧化程度减弱而降低的特征。结壳中Te元素的富集主要受控于其内的Mn/Fe比值。Te元素的富集机制除被海水中带微弱正电荷的FeOOH胶体以库伦静电吸附外,还可能与δ-MnO2表面上以一种表面络合物方式的富集机制有关。Te进入结壳的存在形式及其在不同古海洋环境中的富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游国庆刘淑琴潘家华
关键词:地球化学富钴结壳
石家庄市滨河湿地公园秋季增湿效应被引量:12
2014年
滨河湿地公园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景观资源。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2012年10月10—12日和2013年9月27—29日、10月2、3、6日晴朗无风(或风速小于0.2 m/s)的天气条件下,在石家庄市太平河滨河湿地公园,选择不同结构的下垫面——水泥路面(宽约14 m)、乔-草绿地(宽约58 m)、灌木林(宽约22 m),对距地面1.5 m高度内的大气湿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并选择了面积相近、无植被和水体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裸地进行了比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在秋季白天各时段增湿效应的垂向和横向变化规律,分析了各类下垫面增湿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区的增湿效应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强,其相关系数可达0.8以上。白天以10:00—14:00气温较高时段增湿效应最明显,平均较8:00高4%左右,较18:00高8%左右;2植被的增湿效应在近地面处较强,而自0.2 m高度向上各监测高度段以公差为1%—2%的数列递减;3秋季白天,不同下垫面的增湿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灌木林、乔-草林、河流、水泥路面,其中灌木林较乔-草林的增湿效应强约5%—7%;4同一绿地,当结构和郁闭度无明显变化时,其增湿效应在相同季节基本稳定;5虽然秋季绿地增湿效应与夏季相比明显减弱,但绿地增湿效应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增湿效应的垂向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结构绿地的增湿效应差异等在不同季节仍具有一致的规律。滨河湿地公园不同结构类型区域的合理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
王红娟黄华芳王健张聪聪左晓明
关键词:灌木林
江南造山带西段冷家溪群沉积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探讨被引量:13
2013年
江南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家溪群中可识别出浊积岩相、深海相两种类型沉积相,属活动类型沉积建造。临湘地区冷家溪群的沉积物扩散指向南,物源应来自北方的古老基底;而沅陵地区冷家溪群的沉积物扩散指向东或东北方向,物源应来自西或西南方向古老基底。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石英含量占44%~87%,且主要为单晶石英,而长石含量占5%~20%,岩屑含量占6%~42%,火山岩屑极少见,冷家溪群的物源为再旋回造山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冷家溪群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综合分析冷家溪群的物源、骨架颗粒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冷家溪群的原型盆地为周缘前陆盆地。
张恒谢莹张传恒李廷栋耿树方高林志游国庆
关键词:冷家溪群江南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周缘前陆盆地
广东肇庆奥陶系砂泥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表征被引量:4
2014年
以砂泥岩样品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广东肇庆地区奥陶纪沉积环境,为尚显薄弱的云开古陆北缘下古生界沉积学研究提供佐证。以"相当B含量"、Ga、K、Rb、V、Sc等元素组分及其比值为判别指标,分析研究区奥陶系碎屑岩沉积的古水体性质和古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奥陶纪早-中期(缩尾岭群沉积期)海水明显淡化、富氧;奥陶纪晚期(三尖群沉积期)以半咸水-正常咸水为主,水体还原性增强。结合地层岩相特征,认为研究区在奥陶纪期间整体为云开古陆东北缘的滨-浅海,早期可能存在受淡水影响的海陆过渡环境,例如三角洲或河口湾,晚期由于海平面上升逐渐成为浅海陆棚。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开古陆周缘奥陶纪沉积演化,并为开展更为详细的沉积学研究提供参考。
周恳恳牟传龙陈小炜康建威
关键词:奥陶纪元素地球化学古盐度沉积环境
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溶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河北崆山白云洞发育在以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鲕粒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洞穴结构、形态以及沉积物特征的观测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古气候演变研究,认为:(1)白云洞由3层洞穴构成,上层为大型厅堂状,中层和下层为狭窄廊道状。洞穴展布受控于NNW、NE和近EW向断裂。(2)洞穴发育形态、规模不仅与岩性和构造有关,还取决于洞穴形成时期的构造稳定性及与之耦合的气候条件,其成层分布是间歇性构造抬升的结果。(3)溶洞沉积物形态多样,其中毛细水沉积的网状卷曲石、协同沉积的玉簪对净瓶等极为罕见。(4)溶洞发育过程中历经多次坍塌,损毁严重。现今的白云洞岩石破碎,结构稳定性差,易遭破坏。研究白云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其未来变化、保护洞穴旅游资源有重要意义。
张晓曼王健郑倩华孙艳萍黄华芳
关键词:地貌特征影响因素
河北省崆山白云洞喀斯特景观保护研究
2018年
河北省临城崆山白云洞发育在以下古生界寒武系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是中国北方罕见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洞穴系统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延伸的“P”形,洞域面积约32,550 m2,垂向上可分为三层,上层为大型厅堂状,中层和下层为廊道状,各层洞穴以沿陡倾断裂侵蚀、溶蚀而成的通道相连。白云洞拥有形态各异、成因类型多样的喀斯特景观,其中玉簪对宝瓶、五腿神鹿、网状卷曲石、横天一枝等沉积景观、洞顶和洞壁窝穴等侵蚀景观、金钩倒挂等蚀余景观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白云洞自更新世形成至今,曾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破坏,而且随着洞穴环境变化以及近年来旅游人数的大幅度增长,洞穴景观损毁日趋严重。洞体岩石破碎、结构稳定性差、洞内景观劣化等问题已较大程度地制约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因此洞穴景观资源保护和洞穴环境治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李重阳廖雨竹万玉亭王少华高璐瑶
关键词:更新世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被引量:9
2014年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的地层在湘西北区为五峰组、观音桥组;湘中区为五峰组;湘南区为天马山组和苏水冲组。根据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特征,将湖南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浅海相、潮坪相、深水盆地相、陆棚边缘—斜坡相等类型。凯迪期晚期,由于华夏陆块向扬子陆块不断挤压碰撞,黔中隆起、川中隆起等边缘古隆起面积不断增大,此时海平面相对上升,湘西北区变为被各古隆起围限的沉积了黑色碳、硅质页岩及泥灰岩的局限浅海环境,湘中地区主要为黑色碳、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的深水盆地环境,而湘南地区由于两陆块挤压隆升而沉积了陆棚边缘—斜坡相的砂板韵律;赫南特期随着全球冰川事件的发生,整个南方地区发生大规模海退,湘西北永顺—张家界—慈利一线以北抬升成湘鄂隆起,该线以南的湘西北区水体继续变浅,主要沉积了厚度仅十几厘米的观音桥组泥灰岩,湘中湘南地区沉积格局基本未变。
葛祥英牟传龙周恳恳梁薇
关键词:沉积相岩相古地理
浙江浦江新元古界平水群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及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应用LA-ICP-MS对浙江浦江地区平水群陈塘坞组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获得最年轻锆石峰值年龄为828±3.8 Ma,代表了该套地层沉积时代的下限,结合陈塘坞组凝灰岩中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825.3±8.1 Ma和830±6 Ma,将浦江地区平水群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中期,并置于富阳地区的双溪坞群和绍兴地区的平水组之上。浦江地区平水群主体为一套浅变质、弱变形的海相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陈塘坞组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火山岩屑含量在60%~80%,沉积岩屑含量在10%~30%之间,长石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石英含量很少,呈次棱角状,无分选,磨圆差,显示了近源特征。其物源为岩浆弧,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850~800Ma之间,缺少1000Ma左右及更老的的碎屑锆石,表明陈塘坞组火山碎屑源于沉积同期的火山岩,同时也说明平水群形成于一个新岩浆弧邻近地区。浦江地区平水群与双桥山群无论在时空上还是构造属性上都显示出配套的弧盆体系特征,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
韩瑶张传恒刘子荟游国庆李利阳
关键词:火山弧新元古代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地层格架的建立——来自岩性、地震、测井及地化方面的证据被引量:3
2015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油气攻关层位,然而其地层发育情况却长期存在争议,尤其是精细层位划分以及内部是否存在不整合界面的问题。本次研究结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岩性、测井、地震资料,并以野外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深底沟—大侏罗沟、花园沟、黑油山沟、吐孜沟、水库沟5条野外剖面的考察,识别出各类标志层以及J/T、T/C、T3/T2、T2k2/T2k1、S6/S7界线,认为三叠系内部并不缺失S2、S3(砂组,位于T2k2),并可区分出此二层位,随即建立起多个野外剖面的时空对应关系;此外,本次研究还通过不同岩性岩石测井响应特征将下三叠统划分为3段6砂组,将上三叠统划分为3段7砂组,将中三叠统则更细划分为2段7砂组14小层,并通过元素地层学方法对层位进行了局部检验。
何苗李廷栋张利伟姚建新游国庆耿树方吴小军
关键词:三叠系地层测井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