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1006-3)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欣陶建平汤爱仪严超龙梁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杉木
  • 1篇杉木林
  • 1篇松林
  • 1篇马尾松
  • 1篇马尾松林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林
  • 1篇恢复植被
  • 1篇火干扰
  • 1篇火烧迹地
  • 1篇迹地
  • 1篇常绿
  • 1篇常绿阔叶
  • 1篇常绿阔叶林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篇梁琴
  • 1篇严超龙
  • 1篇汤爱仪
  • 1篇陶建平
  • 1篇刘欣

传媒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重庆茅庵林场火烧迹地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茅庵林场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高强度火干扰后不同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抵抗火干扰能力较差,只有少量个体在火烧迹地存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具有在火干扰导致地上部分死亡后产生萌枝的能力,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多;不同常绿阔叶树种抵抗火干扰能力不同,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较多.3种群落火烧迹地存活的优势树种以及所有树种的个体密度大小均表现为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p<0.01).与未火烧林地相比,火烧迹地内阳生木本植物幼苗物种种数增加.各群落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盖度均大于未火烧林地,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小白酒(Conyza canadensis)成为草本优势种.
严超龙陶建平汤爱仪梁琴刘欣
关键词:火干扰马尾松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