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W012)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4
相关作者:赖大仁李云凤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文艺
  • 2篇审美
  • 2篇文学价值
  • 2篇文学价值观
  • 2篇文学批评
  • 2篇文学评价
  • 2篇价值观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批评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有效性
  • 1篇欲望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观
  • 1篇审美价值
  • 1篇审美价值观
  • 1篇审美快感

机构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赖大仁
  • 1篇李云凤

传媒

  • 2篇中州学刊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人性观被引量:1
2008年
文艺表现人性是文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对过去政治道德理性过于压抑人性的一种历史性反拨,当代文艺实践及其理论批评显然大大强化了人性表现的主题。但在这种"物极必反"的历史矫正运动中,则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偏向,走向了对人性的另一种片面性理解,因而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对其中某些比较流行的人性观念,如人性即性、人性即欲、人性即情、人性即乐等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探讨。
赖大仁
关键词:文艺价值人性观欲望情感
当今电影批评中的价值评判问题
2014年
当今电影批评中存在着价值评判随意化和价值评判错位的现象,妨碍了对不同类型的电影做出客观公正、恰当合理的价值评判,也损害了电影批评自身的效用和信誉。应当坚守电影批评的独立精神和价值立场的统一,协调不同价值立场与价值尺度的关系,努力构建一个允许各种思想观点和价值评判并存、对话、交流的开放批评空间,不断提高电影批评的有效性。
赖大仁李云凤
关键词:电影批评随意化
当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后现代性被引量:1
2007年
后现代性交织着解构性与重构性的双重变奏。当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后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对"中心论"和"本质主义"之类文艺理论观念的质疑与消解,由此导向对文艺本质特性的多向度探寻,以及文艺批评方法的多元化探索,从而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研究的新格局。这既使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充满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新的片面性。如何在更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多元综合与创新,是当代文艺理论批评面临的新问题。
赖大仁
关键词:后现代性解构性
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被引量:6
2013年
当代文学批评在打破过去僵化的批评模式及其"批评标准"之后,既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批评功能弱化和批评价值观迷乱等问题。如当代文学批评所关涉的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等,都在社会变革与文学发展的交织互动中不断嬗变,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当代文学批评形态及其价值观念建构,理应坚持多元性与主导性、历史继承性与当代创新性的辩证统一,重视主导性价值观的辐射性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仍具有一种"价值源"的意义。
赖大仁
关键词:文学批评嬗变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意识形态与文艺被引量:1
2006年
关于意识形态与文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并不是孤立的命题,而是在他们的唯物史观理论视野中被观照和阐发的。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意用意识形态来规定艺术的本质或给文艺下定义,这并不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思维方式,更多地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入手,真正能够获得一种唯物史观的宏阔视野,并以此成为我们观照人类文艺活动的角度,以及研究、阐释和评价文艺现象的维度,这也许是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
赖大仁
关键词:恩格斯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文艺
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问题被引量:1
2013年
文学批评的根本特性与功能是文学评价,它既关联着文学本身的价值内涵,也关联着批评主体的价值观念及其价值标准。文学评价应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只有将个人审美趣味与社会价值诉求契合起来,才能使文学批评的价值功能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实现。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在于其应有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足以影响现实的价值导向。文学评价标准的形成机制,一是基于对文学特性及价值内涵本身的理解;二是离不开从对以往文学经典的认识评价中形成的某些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的传承与借鉴。
赖大仁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价值观念
文学批评价值观念问题探析被引量:4
2014年
文学批评的根本特性是文学评价,而文学评价则关乎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文学的价值内涵丰富多样,文学批评的视角及其价值观念也同样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其中主要有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由此构成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在当今社会文化变革的语境中,当代文学批评所面临的不只是批评方法创新的问题,更有批评价值观念变革带来的现实挑战。有必要从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对文学批评价值观念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及现实问题加以探讨。
赖大仁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评价价值立场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观问题探析被引量:4
2013年
文学活动是一种价值特性极为突出的审美活动,与文学主体的文学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文学价值观包括人们对于文学价值的认识看法,以及在文学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点或观念,它包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审美理想和审美判断等内涵要素。文学价值观念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文学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等文学实践活动中,关乎文学价值的生成与实现,以及文学的价值评判与价值导向。
赖大仁
关键词:文学价值观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被引量:5
2007年
当代文艺不断向审美价值立场回归,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何理解文艺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功能,实际上存在很大分歧。当前文艺审美观念上的一些偏向,必然会影响文艺实践中的审美价值取向。文艺审美本性论、审美快感论、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影响较大的审美价值观。事实上,文艺审美本性论,意味着文艺拒绝责任与使命,仅仅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既不能解释文艺的历史发展,更无法回应当今时代文艺的发展要求。审美快感论使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被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使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快感。这不仅会造成审美本身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的异化。文艺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一方面使文艺从精英回归大众,从艺术回归生活,在民间生活中获得生命力及消费市场;但另一方面,文艺审美也往往不得不屈从日常生活中审美消费的潮流,从而不断降低艺术审美的水准,消解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
赖大仁
关键词:审美价值观审美日常生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