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76)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田传远梁英潘克厚朱葆华刘春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微藻
  • 7篇米氏凯伦藻
  • 6篇三角褐指藻
  • 6篇种间
  • 6篇种间竞争
  • 5篇营养盐
  • 5篇海洋微藻
  • 4篇总脂
  • 4篇总脂含量
  • 3篇杜氏藻
  • 3篇盐生杜氏藻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叶绿素荧光参...
  • 3篇荧光参数
  • 3篇脂肪酸组成
  • 3篇微藻生长
  • 3篇磷源
  • 2篇氮源

机构

  • 20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梁英
  • 12篇田传远
  • 8篇潘克厚
  • 7篇朱葆华
  • 7篇刘春强
  • 5篇杨官品
  • 4篇孙明辉
  • 3篇张琳
  • 3篇马晓磊
  • 2篇马龙
  • 2篇刁永芳
  • 2篇石伟杰
  • 1篇曹春晖
  • 1篇焦媛媛
  • 1篇韩吉昌
  • 1篇于文功
  • 1篇陈百灵
  • 1篇王培刚
  • 1篇范丽敏
  • 1篇潘瑾

传媒

  • 7篇海洋湖沼通报...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养盐浓度对棕鞭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和总脂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棕鞭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营养盐浓度(f/4、f/2、f、2f、4f)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密度、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2f时,该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由此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棕鞭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营养盐浓度是2f。不同营养盐浓度对棕鞭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影响,培养6~10d,f/4处理组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最低,其次为f/2处理组(P<0.05)。培养7~10d,2f处理组的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培养结束时(第10d),各处理组细胞密度和总脂含量依次为:2f>4f>f>f/2>f/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f/4~2f时,棕鞭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和总脂含量与营养盐浓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营养盐浓度为2f~4f时,上述各值与营养盐浓度则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范丽敏梁英田传远
关键词:营养盐浓度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总脂含量
微拟球藻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被引量:3
2012年
综合考虑酶混合液处理时间和初始细胞密度两个因素,选取终浓度为4%半纤维素酶和2%崩溃酶的酶混合液对一株海洋经济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进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Calcofluor White染料染色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完整的原生质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初始密度藻细胞酶处理1~3 h制备率较高;酶处理相同时间较高初始密度(2×107~3×107cells/mL)的藻细胞制备率较高,并且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可再生,生长趋势与野生型细胞一致。考虑到酶处理时间过长或者密度过大会对原生质体的再生产生影响,本实验选择最适酶处理时间为1h,初始细胞密度为2×107cells/mL。
马晓磊张琳杨官品朱葆华潘克厚
关键词:原生质体CALCOFLUORWHITESTAINING
微藻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概述被引量:3
2013年
微藻脂肪酸测定步骤一般是先将微藻样品进行前处理(脂类抽提、皂化、甲酯化以及脂肪酸甲酯的萃取),然后将得到的脂肪酸甲酯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分析并计算,得出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文中概述了测定微藻脂肪酸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不同的皂化、甲酯化和萃取方法,以期为微藻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皂化的方法主要有氢氧化钠甲醇法、氢氧化钾甲醇法等。甲酯化的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盐酸甲醇法、硫酸甲醇法、三氟化硼甲醇法和三氯化硼甲醇法等)、碱催化法(氢氧化钾甲醇法)以及其他一些甲酯化的方法(乙酰氯甲醇法、硅烷化试剂法以及重氮甲烷法等);其中乙酰氯甲醇法可直接对干燥的微藻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而得到脂肪酸甲酯,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效果好的优点。脂肪酸甲酯的萃取方法主要有正己烷萃取法、石油醚萃取法、戊烷萃取法以及其他一些萃取方法(乙醚、环己烷、乙酸乙酯等)。上述各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梁英石伟杰田传远
关键词:微藻脂肪酸甲酯化
三种海洋经济微藻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抑制效应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研究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与3种常见饵料性经济微藻: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在共培养体系下的生长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亚心形扁藻为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最有效藻种,在相同的接种密度下,米氏凯伦藻在9 d内几乎全部死亡;在竞争过程中,米氏凯伦藻具有特殊的生存策略来抵御环境胁迫作用,如形成暂时性胞囊和产生"粘性"云团。
马龙潘克厚
关键词:有害赤潮米氏凯伦藻亚心形扁藻共培养体系
磷浓度对筒柱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以筒柱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即:0μmol/L(P1)、9.175μmol/L(P2)、36.7μmol/L(P3)、73.4μmol/L(P4)、146.8μmol/L(P5)、587.2μmol/L(P6)、1174.4μmol/L(P7)对该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4~9天,P6处理组的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第1~9天,P5处理组的荧光参数ΦPSⅡ(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和rETR(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第2~9天,P4、P5、P6、P7处理组的荧光参数Fv/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Fv/Fo(PSⅡ的潜在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且上述4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培养结束时,P5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而总脂含量以P3、P4、P5处理组的较高,此3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密度及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rETR)与磷浓度的相关性随磷浓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
刁永芳梁英田传远
关键词:磷浓度叶绿素荧光总脂含量
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概述被引量:10
2012年
概述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1)有机溶剂提取法使用较普遍、易操作、成本低,缺点是所需样品量大、所得总脂含量较低、溶剂有毒易污染环境、操作耗时费力;(2)索氏提取法测定微藻总脂含量较准确,缺点是所需试剂和样品量大,提取时间长;(3)荧光染料测定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磷酸香草醛法、铜试剂法、苏丹黑染色法以及核磁共振法所需样品量少、所用时间短,但测定的总脂含量均为相对值。其中,荧光染料测定法不需要提取油脂且灵敏度高,但其易受各种因子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对样品无损伤,无需或仅需很少的预处理,后者重复性很好;磷酸香草醛法较稳定;铜试剂法成本低,但对其报道极少;苏丹黑染色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对藻细胞破碎及化学抽提,但不适用于不均匀样品的测定;(4)超临界CO2提取法和离子液体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所得总脂含量较高,但测定成本较高。
梁英石伟杰田传远
关键词:微藻总脂含量生物柴油
氮源对三角褐指藻、盐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和种间竞争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以3种常见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对3种微藻生长和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培养时,三角褐指藻在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大,且尿素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达到0.63/d,是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的;盐藻和米氏凯伦藻都是在Na NO3组和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较大,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且这两个处理组的平均比生长速率都显著高于NH4Cl组。混合培养时,三角褐指藻在Na NO3组和尿素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较大,分别占总细胞数量的62%和65%,在这两个处理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都显著高于NH4Cl组;盐藻在NH4Cl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大,占总细胞数量的58%,且在此处理组中的平均比生长速率显著高于Na NO3组和尿素组;米氏凯伦藻在3种氮源条件下的生长都受到抑制,NH4Cl组中的最终细胞数量最低,占总细胞数量的1%,而平均比生长速率只有0.058/d,在所有处理组中最低。
梁英孙明辉刘春强田传远
关键词:海洋微藻氮源种间竞争
培养基限氮和添加钨酸钠对微拟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微藻的脂肪酸组成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选取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对象,比较研究了对培养基限氮和添加钨酸钠时,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限氮时,16:0、16:1、和18:1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提高,其中16:0和18:1均在限制96h达到最高值,分别提高了24.77%和95.27%,而20:4和20:5则显著降低。添加钨酸钠培养时,16:0、16:1、和18:1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提高。在钨酸钠浓度为0.1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18:1含量提高了1.13倍。该结果与培养基限氮培养时一致。因此,添加钨酸钠可实现氮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探索微藻生物量积累后富集油脂的可能性,为微藻生物柴油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沈雄焦媛媛朱葆华杨官品潘克厚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钨酸钠硝酸还原酶
不同磷源对3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本文在不同的磷源(磷酸二氢钠、甘油磷酸钠和三磷酸腺苷二钠)条件下,对3种海洋微藻——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
梁英李泽邦刘春强田传远黄徐林
关键词:盐生杜氏藻三角褐指藻米氏凯伦藻磷源种间竞争
一株分离微拟球藻LAMB0002的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微藻的分类鉴定是进一步应用的前提。微拟球藻属的6个种都是单细胞微藻,形态简单,难以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准确鉴定。本研究分离了一株微拟球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观察、脂肪酸和色素组成分析、18SrRNA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藻株鉴定为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LAMB0002。本研究进行了微藻分类系统的初步探索,为今后形成系统的微藻分类体系奠定了基础。
梁鑫朱葆华杨官品潘克厚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