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QN-612)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张剑更多>>
-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理论执迷与传播困境:革命话语的内在悖论
- 2014年
-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型,在行文风格上看即从感性化写作到学术型写作的转型,革命文学论者进行了偏执的"理论"建构。从文本与创作主体性的角度进行衡量,"五四"作者由于文化自信心而有意突出自我主体性,而30年代的作者则由于文化信心的缺乏转而在对理论的依赖中隐匿自我。革命话语的学术化转型虽然在思想理念的传播上更为严密、逻辑性更强,但其对感性思维的抑制、受众面的狭窄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反修辞倾向都造成了传播困境。
- 张剑
- 关键词:革命话语悖论
- 载道、言志、缘情的变奏:古典文学批评框架下的新文学观念考察
- 2014年
- 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核心命题,从道、志、情的内涵来看,载道与缘情一者强调文学对"道"的无条件附属,一者强调文学对主观情感的抒发,构成了相互对立的两极,而诗言志观则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较强包容性的命题。五四作家在社会启蒙与文学本体建构的双重考量下历史性地选择了"言志"的文学观念,一方面展开对"文以载道"与"诗缘情"观的双向批判,另一方面却又吊诡地徘徊于两者之间。"五四"后"言志派"开始了两个方向的分化,一是"志"的个性化色彩逐渐淡化从而走向"载道";一是"志"的社会责任感消退,逐渐走向"缘情"。"言志派"的分化,是现代文学观念逐步多元化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 张剑
- 关键词:载道言志缘情现代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