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68)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饶志国张晓董广辉贾鑫张东菊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同位素
  • 2篇末次冰期
  • 2篇末次冰期以来
  • 2篇冰期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有机碳同位素
  • 1篇植被
  • 1篇碳氧同位素
  • 1篇同位素记录
  • 1篇泥炭
  • 1篇全新世
  • 1篇温度
  • 1篇纤维素
  • 1篇陆地植被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变化
  • 1篇C3
  • 1篇C4植物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饶志国
  • 2篇张晓
  • 1篇张东菊
  • 1篇黄超
  • 1篇贾鑫
  • 1篇薛骞
  • 1篇董广辉
  • 1篇李云霞
  • 1篇陈发虎
  • 1篇张平宇
  • 1篇李英红
  • 1篇许元斌
  • 1篇郭文康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区域性剖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相对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而言,处于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其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剖面数量相对较少,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那样一致。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区的张家川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地层进行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得到的结果表明该剖面全新世古土壤的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相对末次冰期马兰黄土更为偏正,这一结果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数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该区域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一步将张家川剖面的研究结果与陇西黄土高原其他几个研究剖面进行了对比,发现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情况要比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更加复杂,很可能在该区域内部还存在一些地区之间的差异,该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全新世相对于末次冰期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该区域西北部地区则很可能末次冰期至全新世都以C_3植物占绝对优势。由于大量现代C_3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响应于降水量的变化,因此,来源于C_3植物为绝对优势植被的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古降水量的指示器,陇西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研究还值得进一步加强。
张晓贾鑫饶志国董广辉张东菊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C3C4植物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7
2012年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具体的研究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变幅相对有限,且经常协同变化,因此从更广阔的空间尺度来对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或许可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对全球末次冰期以来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记录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即:除地中海式气候地区外;在高纬度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均以C3植物占绝对优势;在中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上升;而低纬度地区,末次冰期至全新世,C4植物相对丰度下降.结合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陆地植被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认为在末次冰期以来的大气CO2浓度背景下,温度是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首要控制因素,温度条件满足之后,则水分条件成为主要控制因素.这些认识对于将来获得的更高分辨率的过去C3/C4植物相对丰度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解译,以及在可靠的温度和大气CO2浓度背景条件下,理解更长时间尺度的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驱动机制,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饶志国陈发虎张晓许元斌薛骞张平宇
关键词:末次冰期以来温度
我国泥炭纤维素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泥炭作为一类重要的地质载体,在开展古气候(尤其是全新世古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具有一些其他地质载体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特别适合开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概括了目前我国泥炭纤维素同位素研究的现状,对已经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结合与其他地质载体所获得的最新成果的对比,指明了目前我国泥炭纤维素同位素应用于古气候研究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缺乏详细的现代过程研究,以至泥炭纤维素同位素代用指标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因缺乏现代参照而不能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泥炭纤维素同位素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在以后研究当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黄超李英红李云霞郭文康饶志国
关键词:泥炭纤维素碳氧同位素古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