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97)

作品数:29 被引量:316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元海林志斌喻军杨帆高文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岩体
  • 7篇巷道
  • 6篇围岩
  • 5篇隧道
  • 4篇深埋
  • 4篇模型试验
  • 4篇基坑
  • 3篇地铁
  • 3篇圆形巷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软岩
  • 2篇深基坑
  • 2篇围岩变形
  • 2篇物理模拟
  • 2篇相似材料
  • 2篇邻近地铁
  • 2篇开挖
  • 2篇构造应力
  • 2篇荷载

机构

  • 23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中铁隧道集团...
  • 2篇中交第二航务...
  • 2篇中交(广州)...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铁建设投资...
  • 1篇济南轨道交通...

作者

  • 23篇李元海
  • 12篇林志斌
  • 7篇喻军
  • 4篇杨帆
  • 4篇高文艺
  • 2篇刘毅
  • 2篇张顺金
  • 2篇桂常林
  • 2篇杨苏
  • 1篇丁文其
  • 1篇刘继强
  • 1篇干昆蓉
  • 1篇朱合华
  • 1篇李建华
  • 1篇陈坤福
  • 1篇龚晓南
  • 1篇徐前卫
  • 1篇靖洪文
  • 1篇杨大方
  • 1篇王克忠

传媒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Intern...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Comput...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圆形巷道滑动失稳破坏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有效评估巷(隧)道围岩在掘进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在圆形巷道经典弹塑性模型基础上,引用边坡失稳判定方法,建立圆形巷道顶底部岩体的滑动失稳破坏模型,编制一个能够对该模型进行自动快速反演分析的计算程序。自动反演分析结果表明:(1)为准确判断巷道顶底部岩体的稳定性及滑动位置,不能对推导出的巷道失稳破坏模型公式进行简化计算;(2)圆形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将随计算厚度的增加、侧压力系数的增大以及竖向应力的减小而逐渐增大;(3)建立的滑动失稳破坏模型不仅能够定量和定性分析巷道岩体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还能确定巷道周边岩体潜在或真正的滑动面位置。
林志斌张勃阳李元海
关键词:圆形巷道弹塑性
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基坑本体变形特征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由于影响深基坑变形因素较多,在不同的场地施工条件下其可控因素不同,很难准确预测基坑变形量的大小,不能为基坑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预警值,有必要针对某特定区域和支护结构进行深基坑变形的预测分析。针对杭州地区的基坑监测数据,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基坑支护结构与地面沉降和坑底隆起的关系,以及变形特征和变形值大小;然后根据基坑的重要性和周围建筑物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确定基坑变形的控制值,作为基坑监测的预警值,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针对杭州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
喻军龚晓南李元海
关键词:海量数据统计分析深基坑
顶管泥浆套的物理性质对顶推力的影响被引量:34
2015年
泥套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减小顶管推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撑顶管,防止土体坍塌,减小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这些与泥浆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也与施工工艺有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泥浆的微观结构组成与顶管力的关系,优化泥浆的配置和顶管的施工工艺,得出如下结论:泥浆套是一种蒙脱土的黏土矿物,具有叠层结构,水分子可以进入叠层之间产生膨胀,从而在土与顶管间形成泥饼,具有高膨胀、低渗透、封闭性的特点;在顶推过程中,停留时间过长,会增大50%的摩阻力,是由于膨润土流限的降低;顶推扰动会增加膨润土的润滑作用,其剪切力使膨润土流限降低;泥浆套将顶管悬浮其中,其厚度决定着对土体和顶管的支撑作用。
喻军李元海
关键词:顶管泥浆顶推力
大型溶洞对隧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针对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隧道修建过程中遇到岩溶突水导致的围岩稳定性问题,文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溶洞对于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隧道开挖穿越溶洞地层采取的充填与注浆加固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溶洞与隧道的影响间距范围为0~1倍洞径,边墙一侧溶洞对另一侧边墙变形的影响较小;(2)溶洞与隧道之间的岩层存在拉伸破坏区,受力与变形显著;(3)溶洞回填和注浆加固可改善围岩应力状态,减小围岩变形与塑性区范围,径向注浆加固圈以5 m厚度为较优。
李元海杨苏喻军干昆蓉
关键词:岩溶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注浆加固
基于透明岩体的深埋软岩巷道变形破裂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针对深部岩体物理模型试验中存在的内部变形量测难题,采用透明岩体相似模拟试验新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数字散斑相关变形量测技术,通过进一步对模型内部制斑方法展开实验研究,得到了非构造应力作用下深埋圆形软岩巷道围岩的内部变形与破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提出的透明岩体人工填充式制斑方法能够有效保障数字照相变形量测的实施与精度;2)不同埋深下,围岩的径向位移与其距巷道表面的距离大体呈指数衰减关系;3)围岩的宏观裂纹数目、总长、破裂区域宽度与其埋深呈指数增长关系,而破裂分形维数则与埋深呈线性增长关系;4)巷道两帮及对角线处的浅部岩体为重点锚喷支护与注浆加固区,同时,应采用桁架、格栅等构件形成封闭支护结构和有效承载环,防止巷道发生滑动失稳破坏。
林志斌李元海高文艺张顺金杨帆
基于透明岩体的深部隧道围岩变形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鉴于当前实验条件,无法直接观测岩体内部的变形演变过程,难以满足对岩体内部全域的变形时间效应与空间特征分析的要求,以透明岩体实验新技术为出发点,对模型隧道周边围岩的内部变形过程进行全程二维数字照相量测,得到深部隧道围岩内部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隧道顶部、帮部及底部的岩体径向位移都大致与隧道埋深呈指数衰减关系;隧道拱顶、拱底、左腰和右腰处岩体的径向位移都与顶部荷载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顶部荷载的增加,隧道顶板岩体最终将沿着两侧拱腰斜方向一定范围内两条弧线而向隧道内发生整体性剪切滑动,导致隧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揭示了深部隧道围岩变形破裂时空演化机理,为深部隧道事故防治提供了依据。
喻军林志斌李元海
关键词:围岩变形
单裂隙分布形态对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现有研究无法有效评价裂隙分布特征对围岩变形破裂影响程度的问题,以一个软岩巷道工程为背景,考虑裂隙的5种形态分布特征:距巷道的中心距离、方位角、倾角、长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PFC^(3D)正交数值模拟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当裂隙穿过巷道时,斜向裂隙更容易导致巷道周边岩体发生大变形或局部垮塌,其危险程度要大于水平裂隙,更大于竖向裂隙;当裂隙未穿过巷道时,如裂隙附近岩体处于相对容易破裂的位置,则巷道岩体就会在裂隙距巷道表面最近的位置产生一条新的连通至巷道表面的破裂通道;裂隙方位角和裂隙宽度是影响巷道表面围岩收敛变形的最主要因素,而裂隙方位角和裂隙长度则对巷道横断面围岩的破裂扩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林志斌杨大方李元海
关键词:裂隙正交设计
深部隧道围岩分区破裂颗粒流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深部岩体处于"三高"环境下,表现出不同于浅埋岩体的性质,其变形破裂规律更为复杂(分区破裂、片帮、塑性流动、岩爆等),为了准确描绘深部隧道围岩变形破裂规律,采用PFC从微观角度研究深部岩体的宏观响应。研究发现: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压力增大,由浅部围岩表面塑性破坏变为深部围岩破裂扩展,破裂区域呈交替分区破裂向深部发展,破裂区的间距与岩性和埋深有关;从横断面看,拱腰先出现破裂,然后拱脚出现破裂,最后贯通形成破裂区;若围岩表面施加外力,破裂区域减小,分区向深部移动,因此预应力锚杆有效地改善了围岩承载特性;研究结果与模型试验吻合,符合深部岩体卸荷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结论可为深部岩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喻军李元海王克忠
关键词:相似材料模型试验隧道围岩
考虑蠕变的邻近地铁隧道深基坑开挖工序优化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目的:针对现有软土地层邻近地铁深基坑开挖工序研究没有考虑软土的流变特性且缺乏系统性的情况,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考虑淤泥地层的蠕变特性,模拟研究基坑不同横向、纵向分块和竖向分层开挖对基坑和邻近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期为前海湾站基坑的开挖工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当基坑水平向只横向分块时,应先开挖远离隧道一侧的基坑土体;(2)基坑竖向分层开挖、只纵向或横向分块开挖时,桩最大水平位移与分块数呈指数关系;水平方向不分块时,竖向分层开挖厚度控制在1.5—2n3之间可使基坑靠近隧道一侧桩体最终变形值减小9%;(3)在分块数相同且不改变支撑架设的条件下,基坑横向分块且远离隧道一侧先开挖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横向和竖向都分块,最后为纵向分块;(4)研究结果对前海湾车站基坑以及类似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刘继强李元海林志斌桂常林
关键词:蠕变开挖工序数值模拟
Failure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a large section of very soft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shear slip被引量:25
2013年
The measured data and simulation test phenomenon of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at the project site indicate that shear failure which firstly occurs in surrounding rock, block slip and second shear failure are the root cause of deformation and damage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t a large scale. We derived limit load of surrounding rock shear slip failure and reasonable support resistance of given load by means of shear slip line field theory, discusse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limit load of surrounding rock. Shear slip line field and limit load of circular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test, which agreed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test, the caus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at large scale of Xinshanghai No. 1 coal mine big section ingate was analyzed, and the shear failure resistance and block slip in surrounding rock were proposed as the core technical supporting ideas. Proper range of supporting resistance which came from calculation was suggested. The support schem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large grouting anchor, sprayed anchor net support technique and full-face grille concrete finally ended the dilemma of repeated failure and mending of ingate and created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smooth production in the coal mine.
Meng BoJing HongwenChen KunfuSu Haijian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