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8B090500272)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平许琴何为高阳范文政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声成像
  • 7篇超声
  • 7篇超声成像
  • 7篇成像
  • 6篇波束
  • 4篇波束合成
  • 2篇最小方差
  • 2篇波束形成
  • 2篇成像方法
  • 1篇多波束
  • 1篇虚拟阵元
  • 1篇阵元
  • 1篇声速
  • 1篇数字多波束
  • 1篇拟阵
  • 1篇相干
  • 1篇协方差
  • 1篇协方差矩阵
  • 1篇控制方法
  • 1篇半功率点

机构

  • 8篇重庆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作者

  • 7篇许琴
  • 7篇王平
  • 6篇高阳
  • 6篇何为
  • 5篇范文政
  • 4篇陈民铀
  • 2篇王伟明
  • 1篇王林泓
  • 1篇邹强鑫
  • 1篇曹世超

传媒

  • 5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声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声成像系统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动态孔径控制技术是超声成像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动态孔径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图像质量。在深入分析超声信号的合成波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消除聚焦波束扫描死区的动态孔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探头阵元数对探测区域进行均匀的区域分割,计算得到完全覆盖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区域的聚焦波束在该深度下所需的波束宽度,再根据不同探测深度的波束宽度反推该深度下所需的孔径大小。该方法不受探头参数特性改变,以及探测对象变化的影响,在超声成像系统具有普遍适用性。仿真成像表明:采用该动态孔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超声图像的整体质量。
王平许琴王伟明何为陈民铀
关键词:超声成像波束合成半功率点
广义相干系数的合成聚焦成像
2012年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为了提高分辨率并修正由生物组织的声速不均匀性引入的聚焦误差,提出将广义相干系数引入到合成聚焦成像中。并针对合成聚焦数据的特点,对回波数据进行双次广义相干系数算法处理。由单个阵元发射,所有阵元接收的数据计算广义相干系数;将接收数据求和后与该系数进行加权,得到单次发射接收信号的处理结果;对各次发射接收信号的处理结果再一次使用广义相干系数进行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图像分辨率、对比度以及校正聚焦误差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延时叠加与合成聚焦成像方法。
许琴王平范文政高阳何为
关键词:超声成像
一种基于相对声程差的高精度逐点聚焦实现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超声成像逐点聚焦延时参数容量大、工程实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声程差的高精度逐点聚焦实现方法。该方法对逐点聚焦延时参数进行分解,压缩存储,并在逐点聚焦过程中实时解压生成聚焦延时参数,用于高精度的逐点聚焦中。为了验证该方法,本文以128阵元16通道的凸阵探头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高精度逐点聚焦模块的硬件实现原理框图,并对该逐点聚焦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王平高阳范文政王林泓何为许琴
关键词:超声成像
超声成像中基于虚拟阵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传统动态接收聚焦DRF波束合成方法在超声成像中分辨率和探测深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元的双聚焦波束合成方法。首先利用单一固定焦点进行第一次聚焦;然后利用虚拟阵元的概念计算第二次聚焦的延时参数;最后再根据延时叠加波束合成的原理及动态聚焦技术进行第二次聚焦,得到最终成像的扫描线数据。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点散射目标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聚焦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调和了分辨率与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超声成像的质量。
王平高阳曹世超邹强鑫许琴
关键词:波束合成超声成像
数字多波束逐点聚焦延时参数的压缩算法
2012年
针对数字多波束合成技术在超声成像领域应用中存在逐点聚焦延时参数的存储容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四波束逐点聚焦延时参数的压缩存储与实时生成算法。首先将四波束的聚焦延时问题转换成单波束的聚焦延时问题,然后对转换后的单波束聚焦延时数据进行量化、压缩和存储。在聚焦时,将压缩存储的延时参数进行解压,实时生成四波束所需的延时参数。以8通道128阵元的平阵探头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相关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王平范文政高阳许琴何为
关键词:波束合成
超声成像中基于特征空间的前后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被引量:14
2013年
针对最小方差(MV)波束形成在算法稳健性和超声成像对比度方面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将特征空间法和前后向空间平滑法融合用于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超声成像方法。首先用前后向空间平滑取代传统的前向空间平滑,得到更精确的协方差矩阵;然后计算最优加权向量,并将该向量投影到由协方差矩阵特征空间构造的信号子空间中;最后利用投影所获得的向量与阵元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成像回波数据。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医学成像中常用的点目标和斑目标进行了成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对角加载参数的选取,在保持MV算法高分辨率的同时,还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算法的稳健性。
王平许琴范文政高阳何为陈民铀
关键词:超声成像波束形成最小方差协方差矩阵
基于分段动态变迹技术的超声成像方法被引量:6
2010年
在超声成像系统中,单一幅度变迹技术只能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获得较好的成像分辨率,该距离范围外,分辨率明显降低。而使用分段动态变迹技术就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在研究多种单一幅度变迹函数的波束3dB等值线后,观察得到各函数最佳成像分辨率对应的距离范围。通过分段引入对应的变迹函数,从而得到了分段动态变迹技术的一种实现方法,然后绘出波束3dB等值线以及仿真成像。证明该方式的分段动态变迹技术相比单一幅度变迹技术能够改善缺点,提高图像质量。
陈民铀王伟明
关键词:超声成像波束合成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基于最小方差相干系数融合的超声成像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最小方差波束形成(MV)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不能提高成像的对比度。针对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低对比度,提出一种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基于最小方差相干系数融合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输出取代相干系数中相干部分的能量和,得到加权系数,然后利用该系数加权最小波束形成的结果。仿真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辨率、对比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延时叠加波束形成法,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法以及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相干系数融合的方法。
王平许琴范文政高阳何为陈民铀
关键词:超声成像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