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QC05C48)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国强庞达龚建平杨艳梅唐雅莉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eIF-4E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对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乳腺癌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eIF-4E基因构建于腺病毒载体pAD-X,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并用real-time PCR进行eIF-4E基因表达的验证。将重组腺病毒pAD-eIF-4E感染MCF-7细胞,应用siRNA封闭eIF-4E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其对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相符,real-time PCR可检测到转染后MCF-7细胞有eIF-4E基因过表达。且病毒转染后transwell小室可见,与eIF-4E过表达组相比较,eIF-4E siRNA封闭组MCF-7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均为p<0.01)。结论:重组eIF-4E腺病毒载体正确构建,抑制eIF-4E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和运动都有抑制作用。
- 张国强潘薇赵亮庞达
- 关键词:EIF-4E重组腺病毒乳腺癌MCF-7细胞
- 血清SELDI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筛选乳腺癌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检测模型,为预测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转移等提供可能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应用SELDI-TOF-MS作为蛋白质组学摘要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筛选乳腺癌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检测模型,为预测腋研究平台,采用CM10芯片,对乳腺癌的血清进行了检测,探讨了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与是否发生ALN转移的关系,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模型。结果:通过对ALN有(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数据的比较,找到了11个差异蛋白质峰(P<0.05),M/Z为M2164.16,M3269.90和M3272.31的3个蛋白质峰被选择用于构建分类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交叉验证(测试组)总准确率为81.8%,ALN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检出率为83.3%,ALN无转移的检出率为80%。结论:构建的分类决策树模型能达到区分ALN是否有转移的最佳效果,SELDI技术在确定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庞达杨艳梅张国强马玉彦唐雅莉龚建平
- 关键词:乳腺癌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