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5015) 作品数:25 被引量:55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杨季冬 周尚 杨琼 朱乾华 赵小辉 更多>> 相关机构: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西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荧光猝灭法测定茶叶中的钐和钕 2014年 在pH为3.20-3.40的弱酸性介质中,稀土金属元素钐(Ш)与钕(Ш)均能使刚果红的荧光显著猝灭。实验表明:刚果红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419nm,在钐(Ш)和钕(Ш)的存在下,刚果红荧光猝灭程度(ΔF)与钐(Ш)和钕(Ш)的浓度呈线性关系。钐(Ш)和钕(Ш)的检出限分别为0.0826#g/mL和0.1088#g/mL,线性范围为0.004-2.8mg/mL和0.004-1.6mg/mL。文中优化了反应条件的影响,据此发展了以刚果红为荧光探针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钐(Ш)与钕(Ш)的新方法。将方法用于茶叶中钐(Ш)与钕(Ш)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满意。 王勇 彭焕军 邬小强 赵小辉 贺薇 杨琼关键词:荧光猝灭 钐 钕 刚果红 钯(Ⅱ)-泛昔洛韦螯合物与铬天青S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在pH为2.06~4.56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泛昔洛韦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阳离子,并进一步与铬天青S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 张敏 吴利敏 周尚 杨季冬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 泛昔洛韦 铬天青S 文献传递 藻红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 在pH 4.5的BR缓冲溶液中,藻红B与盐酸普萘洛尔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使藻红B褪色,其最大褪色波长在522 nm。盐酸普萘洛尔浓度在0.15~6.24μg·mL~(-1)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王二女 陈科平 杨琼 杨季冬关键词:盐酸普萘洛尔 文献传递 D-酪氨酸荧光猝灭法同时测定6-苄基腺嘌呤和糠氨基嘌呤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采用D-酪氨酸荧光猝灭法建立同时测定6-苄基腺嘌呤和糠氨基嘌呤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荧光偏振信号计算获得的荧光偏振度(p)和荧光各向异性(r)来区分6-苄基腺嘌呤和糠氨基嘌呤这2种天然植物性激素,同时利用荧光猝灭信号和双标准曲线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这2种天然植物性激素。[结果]D-酪氨酸-6-苄基腺嘌呤体系对应着较大的荧光偏振度和荧光各向异性度,而D-酪氨酸-糠氨基嘌呤体系则对应着较小的荧光偏振度和荧光各向异性度,因此通过计算其荧光偏振度和荧光各向异性可对这2种细胞分裂素的混合体系进行研究与表征。[结论]该法可以应用于市售李子和苦瓜样品表皮中6-苄基腺嘌呤和糠氨基嘌呤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赵小辉 朱乾华 贺薇 周尚 杨琼 黎小艳 杨季冬关键词:荧光偏振 荧光猝灭 荧光各向异性 6-苄基腺嘌呤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2年 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手性的有机对映异构体,还有很多人工合成的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相似相近,但其旋光性、生物活性和环境行为迥然各异.对这些有机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和分离分析则是分析化学中很有吸引力的课题.人类对手性化合物的认识和手性识别经历了感性和理性的飞跃,尤其是对其手性识别从操作到理论分析,产生了许多手段和方法.但是适应不同要求的分离分析仍然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笔者拟用高灵敏度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主的分子光谱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拟建立一种快速简捷高效的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现代分析方法. 杨季冬 杨琼 周尚关键词:手性识别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含量 被引量:11 2013年 在1.0×10^(-3)mol·L^(-1)硫酸介质中,苏丹红与硫酸高铈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于发射波长362 nm测定,其荧光的增强程度与苏丹红色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20~14.9 mg·L^(-1)(苏丹红Ⅰ)、0.10~11.1 mg·L^(-1)(苏丹红Ⅱ)、0.20~10.6 mg·L^(-1)(苏丹红Ⅲ)和0.20~11.4 mg·L^(-1)(苏丹红Ⅳ)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分别为4.0,3.6,4.2,4.2 mg·L^(-1)。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番茄酱和辣椒酱分析,回收率在98.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0%~6.5%之间。 周尚 杨季冬 贺奎娟 贺薇关键词:荧光光谱法 苏丹红 硫酸高铈 食品 阿苯达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与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研究了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 H 1.2)介质中,ABZ与TP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TP=3∶1),使RRS、SO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ΔI)与ABZ的浓度成正比。对于A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98μg/L(RRS法)、3.75μg/L(SOS法)、5.07μg/L(FDS法),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文中讨论了ABZ与TP的最佳反应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和反应历程。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法快速、简便、灵敏测定ABZ的新方法。 李勤 田丰玲 郑小波 李金 杨季冬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阿苯达唑 藻红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 被引量:2 2014年 在pH4.5的BR缓冲溶液中,藻红B与盐酸普萘洛尔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使藻红B褪色,其最大褪色波长在522nm。盐酸普萘洛尔浓度在0.15—6.24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5×10^4L·mol^-1·cm^-1,检出限46ng/mL。方法可用于片剂及尿样中盐酸普萘洛尔的测定。 王二女 陈科平 杨季冬关键词:盐酸普萘洛尔 基于不同PLS算法的方竹笋中蛋白质分析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选择 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金佛山方竹笋的蛋白质分析,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实现蛋白质光谱特征波段选择。将全波段分划分为12与17个波段,对全波段和每个小波段分别用PLS回归建模,然后优化组合各个区间,建立BiPLS模型,用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与预测均方差(RMSEP)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iPLS与BiPLS的效果均优于基于全波段的PLS模型,尤以BiPLS模型效果最佳。当间隔数为12时,所选特征波段5、3、6、12、4、2、11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佳,其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与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321%、0.218%。该方法快速无损,有效地减少建模的变量数,使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黄维 田丰玲 刘振尧 杨琼 赵小辉 杨季冬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共振散射比率法对SDBS与奎宁相互作用的研究 2014年 基于表面活性剂SDBS与奎宁的结合反应发展了一种测定奎宁的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在BR缓冲介质中,SDBS与奎宁发生反应,并于280.0nm和375.0nm两处特征波长处导致共振光散射信号大大增强。通过分别测定I280.0、I375.0和I240.0/I245.0来检测奎宁。当SDBS的浓度为4.0×10^-5 mol/L时,以I280.0和I375.0为测定点的单波长共振光散射方法所得到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16~30!mol/L、16.3nmol/L和0.15~30!mol/L、14.9nmol/L。而用I240.0/I245.0的散射强度之比来测定奎宁时,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11~70!mol/L和1.12nmol/L。表明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明显优于前者。 朱乾华 杨琼 周尚 贺薇 李伟 赵小辉 张静关键词:SDBS 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