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
- 作品数:68 被引量:81H指数:4
- 相关作者:姚文永王明云李奎谢玮于文哲更多>>
- 相关机构:运城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又见平遥》故事原型分析
- 2018年
- 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凭借着精彩动人的故事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取得巨大的演出成功,成为平遥古城的一张名片。文章针对《又见平遥》中的故事文本,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其进行原型分析,探求它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间的关系。
- 李侠
- 关键词:故事原型神话传说
- 贵州(黔门)王学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
- 2012年
- 贵州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也是其最先传教之地,在王学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然《明儒学案》未列贵州(黔门)学案,此不能不说是《明儒学案》的一大遗憾。数百年来,学者们一直在从不同角度探讨贵州(黔门)学案存在的依据、内容和意义,这些研究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贵州王学的研究。
- 姚文永张国平
- 河东文化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刍议
- 2012年
- 网络数据中心是历史资料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河东文化网络数据中心”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对“河东文化网络数据中心”的界定,探索“河东文化网络数据库”的从点到面的分级构建模式。针对其在文献资料收集与网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建设该数据库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3。
- 王明云姚文永
- 关键词:河东文化数据中心
- 早期新加坡文社与儒学传播探析——以新加坡汉文报刊为中心被引量:3
- 2014年
- 早期新加坡文社与新加坡第一次儒学运动关系紧密。新加坡文社最早有由中国驻新领事左秉隆创办的会贤社,后又有黄遵宪创办的图南社,继之以新加坡人创办的丽泽社、好学会等。文社采取多种形式公布课题征文,鼓励当地人踊跃参与,而部分课题出自儒家典籍之中。这在华人中无形地宣传了儒家典籍,培育了新马本地熟通儒学的作者,推动了儒学在新加坡华人中的传播,为后来儒学运动打好了基础。
- 李奎
- 关键词:儒学
- 从《明儒学案》看黄宗羲的儒佛观及其矛盾被引量:1
- 2012年
- 《明儒学案》是黄宗羲在康熙年间写成的一部明代心学史专著。在此专著中,黄宗羲对于明亡于心学,特别是心学与佛的牵连,尤辩之不遗余力。黄宗羲对儒佛的看法(即儒佛观)是非常有见地的,也是有矛盾的。黄宗羲的儒佛观是以儒佛有"理"无"理"作为其重要区别,这种看法是建立在佛者无"理"说这一理论基础上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遇到了难以解释的困境。
- 姚文永王明云
- 关键词:《明儒学案》黄宗羲
- 浅析王阳明致良知与薛瑄复性说的关联被引量:4
- 2013年
- 薛瑄与王阳明分别是明代朱、陆学说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体系不同是明显的。元明之际,理学的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时期,薛瑄的复性与王阳明的致良知就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术的沉淀与变迁。以前我们过多关注二人的不同,不免忽视了他们的相似性。具体而言,薛瑄与王阳明学说的相似之处主要是:都有各自的为学宗旨,都强调其宗旨是自然使然,都重视实践,都有自己的成圣途径等。
- 姚文永王明云
- 关键词:明代致良知复性
- 思孟学派考辨被引量:2
- 2013年
- 思孟学派是儒学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一直以来由于文献不足征而无法深入研究。近年来先秦儒家材料的不断出土,使思孟学派再度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何为"思孟学派"?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结合先秦文献中对"学派"的划分标准,可以看到,思孟学派的成立是以思想的相近性为基础,旁及师承关系。通过对孔门弟子思想的分析及去向的梳理,思孟学派可以看作是以子思、孟子为代表,其可溯源于孔子、曾子,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仲弓、子游等人思想影响,在战国前中期儒学发展中占有较强优势的一个儒家学派。
- 谢耀亭
- 关键词:先秦儒学孔门弟子子思学派
- 女子“难养”与救赎之“礼”——兼论宗周文化的历史转型
- 2014年
- 在线性思维与进化史观的影响下,宗周文化中的巫术成分往往被遮蔽,从而导致对相关问题之探讨变成无的放矢。《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研究几成聚讼,原因亦在于此;重构宗周哲学语境成为解决问题之关键。宗周文化史当划分为两个阶段:周公制礼作乐,道德与巫术并存,人神关系与人人关系并重,此为第一阶段。孔子反思巫术,以"仁"求"礼"探究人情,专注人人关系,此为第二阶段。《诗小序》建构了"妇德无厌,志不可满,凡有情欲,莫不妬忌"的必然世界,此与上博简《孔子诗论》"民性固然"可构成互文关系。女子与小人难养,当指嫉妒而言。周公时代"巫医"不分,孔子则将疗妬之方法,从巫术思维转移到道德自修与制度约束之上;"礼缘人情",化宗教情感于日常伦理;借此孔子完成了对周公制作的文化救赎。
- 甄洪永
- 关键词:孔子巫术女子
- 诗歌即历史——自我指涉式的历史文本解读
- 2016年
- 自我指涉即文本的自我显现。柯马丁将自我指涉理论运用于历史文本中的诗歌解读。柯氏认为历史文本中的诗歌为该历史的浓缩,史书与诗歌具有了互文性,从而构建了史书内诗歌的自我指涉式体系。结合口头表演理论,柯马丁认为历史文本中诗歌的自我指涉体现为套语与表演;作者的自我指涉性也以形式和角色的角度得以分析;通过自我指涉的叙事方式,文本体现了记忆思维,个体性与历史性得以融合,具有了传承历史的他指性。
- 张妍
- 关键词:自我指涉史书诗歌
- 《明儒学案》补编编著刍议被引量:1
- 2012年
- 《明儒学案》补编的编著与研究是以明代(1368-1644年)为界、儒者为主、学案体为框架构建的明代儒学学案体学术史;是在黄宗羲《明儒学案》未录人员或仅仅提示(部分有案主传记、案主评价)而没有案主传记、案主评价、案主重要文献资料汇编的基础上补编的明代儒学学案体学术史;是以完善《明儒学案》为目的的文献学著述。
- 姚文永王明云
- 关键词:《明儒学案》补编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