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3600019)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何丙辉刘亚敏徐娜婷刘玉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理变化
  • 1篇生理响应
  • 1篇适应性
  • 1篇扦插
  • 1篇扦插苗
  • 1篇胁迫
  • 1篇高温
  • 1篇高温胁迫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篇刘玉民
  • 1篇徐娜婷
  • 1篇刘亚敏
  • 1篇何丙辉

传媒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引种花卉紫串扦插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7
2012年
以引种植物紫串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高温胁迫环境下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其目的是探明紫串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对紫串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胁迫温度升高或胁迫时间延长,紫串受害指数均逐渐增大,持续高温胁迫可导致紫串植株萎蔫甚至死亡,解除胁迫后多数植株能够进行自我恢复;高温胁迫过程中紫串的大多数生理指标均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随着胁迫温度升高或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基本呈现微增-剧增-微减的趋势,SOD活性持续缓慢升高,CAT活性先缓慢上升而后急剧下降;35℃和40℃高温胁迫对紫串扦插苗生长影响较小,受害指数和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45℃高温胁迫1~2d后紫串会产生一定的热伤害,但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恢复,45℃高温胁迫3d后只有45%的植株可通过自身调节继续存活,55%植株萎蔫甚至死亡;高温环境下紫串扦插苗受害指数与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SOD和CAT等生理指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紫串的耐热性鉴定指标。
徐娜婷刘玉民刘亚敏何丙辉
关键词:高温胁迫生理变化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