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10100012-2)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黄寿先白天道谭飞燕蒙奕奕石晓蒙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十一五”林业科技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国马褂木无性系嫁接繁殖性状变异被引量:2
- 2013年
- 以15个中国马褂木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切接法的嫁接成活率高于芽接法,切接法的平均成活率为53.84%,芽接法的平均成活率为43.83%。不同马褂木无性系间的嫁接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切接成活率最高的无性系为A19-8和B15-2,切接成活率最低的无性系为B11-7;芽接成活率最高的无性系为B17-3,芽接成活率最低的无性系为B10-12和B11-6。不同无性系间嫁接苗高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苗高最高达43.250 cm,最低为21.159 cm。
- 谭飞燕蒋华黄寿先石晓蒙蒙奕奕黄家华
- 关键词:中国马褂木无性系嫁接
- 中国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对中国马褂木6个种源(云南金平、浙江安吉、福建武夷山、贵州黎平、广西全州、江西庐山)一年生实生苗的苗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源在苗高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2)利用logistic曲线拟合其苗高生长方程,发现各种源苗高生长均呈现明显的"慢—快—慢"的"S"型生长节律。(3)利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苗木生长划分为幼苗期、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福建武夷山种源最早进入速生期,且持续时间最长,江西庐山种源最晚进入速生期,且持续时间最短。速生期苗高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最大的是浙江安吉种源,达56.05%;第二是福建武夷山;最小的是江西庐山种源,只有34.29%。(4)依据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的聚类分析把6个种源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全州种源,苗高生长表现最好;第二类是金平、安吉、武夷山、黎平种源;第三类是庐山种源。
- 李秋荔黄寿先李志先张皓磊张睿婧
- 关键词:中国马褂木种源苗期生长节律
- 连续修枝对亚美马褂木生长及干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人工修枝是用材林无节良材培育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对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采用3种修枝处理,即分别修除占树高1/2、1/3、1/4处的下部枝条,连续3a对亚美马褂木3a生幼林进行修枝,每个生长季结束后测定,分析不同修枝强度对马褂木生长产生的影响。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次修枝后,1/3修枝强度下的树高生长显著优于1/2修枝处理及对照(未作任何修枝处理),在胸径生长上不同处理间及处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在高径比上不同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在胸径地径比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3和1/4修枝处理具有较高的胸径地径比;从连续3a的观测结果来看,修除占树高1/4~1/3处的下部活枝,有利于促进亚美马褂木的生长,但过度修枝(≥1/2)对亚美马褂木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李龙梅张日华白天道阳永泉黄家华何长虹李荣丽黄寿先
- 关键词:LIRIODENDRON修枝干形
- 不同种源中国马褂木在广西的早期生长表现被引量:2
- 2020年
- 对广西3个试验点5个马褂木种源4年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点4年生保存率有显著不同,位于桂林全州的咸水试验点(XS)总体保存率较高(88%),而位于南宁北郊的高峰(GF)(70%)、南郊的良凤江(LFJ)试验点相对较差(51%),表明参试种源在桂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地点内不同种源间保存率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云南金平、贵州黎平种源保存率较高。参试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在GF与XS试验点生长表现基本相当, LFJ试验点因管理不善整体表现较差。3地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点和种源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采种点与试验点的经纬度离差、年均温离差及年均降水量离差与试验点保存率、树高、胸径相关分析表明,经纬度离差与GF、LFJ试验点的保存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桂南试验点(GF、LFJ)对种源的选择性高于桂北试验点(XS),离试验点地理位置较近的马褂木种源有更高的适应性。根据生长表现和育种值,发现云南金平和福建武夷山种源生长相对较好,均高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比较,云南金平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8%、13.23%、30.05%。
- 张春回蒋华白天道张亮战魏国余黄寿先
- 关键词:种源多点试验马褂木种源试验
- 马褂木母树林与不同来源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因其叶形独特,干形通直,木材纹理清晰,为我国优良的用材及园林绿化树种。它与该属仅存的另一种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 L.)均属古老的孑遗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开展马褂木天然实生苗群体和嫁接优树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对马褂木树种的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马褂木嫁接无性系(LC)、北美鹅掌楸嫁接无性系(LT)和中国马褂木母树林(LCS)的遗传多样性,为马褂木优良无性系评价及良种繁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全州咸水林场的中国及北美嫁接无性系(共35株)和全州种源的马褂木采种母树林(53株)的新鲜叶片为实验材料,利用25对EST-SSR引物进行扩增,PCR产物经8%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及银染分析,计算其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距离,开展遗传分化和遗传聚类分析,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LT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等位基因数(na)为4.84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3386,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2710,观测杂合度(Ho)为0.3993,期望杂合度(He)为0.6627,基因多样度(Nei)为0.6426,普遍高于LC(na=4.0400,ne=2.8289,I=1.1080,Ho=0.3596,He=0.6115,Nei=0.5910)及LCS(na=4.1600,ne=2.4502,I=0.9634,Ho=0.3135,He=0.5141,Nei=0.5088),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组间在ne(P=0.029)、I(P=0.036)、He(P=0.012)、Nei(P=0.029)上达到显著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量的14.3%和85.7%;基于个体共祖系数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参试材料共祖群体数(K)为3,且基于Ward最小方差法对个体间遗传距离以分组数为3进行聚类分析,可将LCS、LC及LT较好地区分。【结论】参试材料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LT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LC,而LCS最低;遗传
- 祝园青白天道王晓波胥猛蒋维昕黄寿先
- 关键词:马褂木北美鹅掌楸SSR
- 马褂木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马褂木ISSR-PCR扩增体系,为马褂木种群ISSR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PCR扩增体系中的MgCl2、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DNA模板用量和退火温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筛选优化。【结果】采用试剂盒方法提取马褂木叶片DNA的效果优于改良CTAB法,最优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0μL中含有10×Buffer2.0μL、MgCl21.8mmol/L、dNTPs0.2mmol/L、引物0.5μmol/L、TaqDNA聚合酶1.00U、DNA模板60ng、退火温度59.1℃。【结论】优化后的马褂木ISSR-PCR扩增体系能够扩增获得清晰、稳定的条带,可满足马褂木种群ISSR多样性分析的要求。
- 石晓蒙谭飞燕黄寿先蒙奕奕黄家华
- 关键词:马褂木ISSR扩增体系
- 不同种源鹅掌楸苗木叶解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7
- 2014年
- 以5个鹅掌楸种源的1年生苗木成熟叶片为材料,对叶表皮、叶片横切面及主脉横切面的16个解剖性状进行观察和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叶解剖性状在种源间及种源内存在极丰富的变异,除下表皮密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在种源间及种源内(包括下表皮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7.5%,说明鹅掌楸叶片结构的主要性状存在于种源内的变异(72.5%)远大于种源间的变异。鹅掌楸叶的解剖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其种源间的变异呈现梯度规律性,表皮各性状与经度、年均温呈负相关关系,叶片和主脉横切面各性状与经度、纬度大部分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大都呈负相关关系。用种源间欧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可将5个种源的鹅掌楸划分为3个类群。
- 招礼军朱栗琼黄寿先文祥凤
- 关键词:鹅掌楸种源
- 广西北部亚美马褂木的早期生长表现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估亚美马褂木在广西北部的生长表现.【方法】连续4 a对20个亚美马褂木无性系生长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对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各性状重复力、变异系数和性状间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最后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指标,基于聚类分析结果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亚美马褂木树龄4 a时,有5个无性系保存率大于对照(CK);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大于0.7,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91%、5.35%、11.2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初选出LH16和LH18号2个优良亚美马褂木无性系,与对照(CK)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1.99%、14.34%、32.19%.【结论】LH16和LH18号无性系在广西北部生长表现优良,可在后续马褂木造林中利用.
- 张春回蒋维昕黄鹏艳白天道蒋华黄寿先
- 关键词:无性系
- 广西境内马褂木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为弄清广西境内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该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西境内现存的6个野生马褂木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马褂木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参试群体的平均(及总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度(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454 1(1.633 7)、0.257 6(0.363 3)和0.378 6(0.529 3);群体间存在基因流动但水平有限(Nm=1.218 4),使群体间存在较高遗传分化(Gst=0.291 0);聚类分析(UPGMA)将6个天然群体分为东部(全州QZ、资源ZY及融水老堡RS-L)、西部(融水安太RS-A、环江HJ及乐业LY)两组,其中东部组具有较低遗传多样性及较高的遗传分化,可能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Mantel检验表明群体间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545,P=0.043),表明人为破坏导致的生境碎片化是造成广西马褂木天然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针对广西马褂木天然群体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及较高的遗传分化,除了考虑对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如RS-A及HJ)进行原地保护外,宜对各群体采集种子或穗条,统一营建基因资源收集区,以供后续育种及生产利用。
- 李龙梅石晓蒙蒋维昕白天道蒙奕奕谭飞燕黄寿先
- 关键词:马褂木天然种群ISSR标记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