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3)

作品数:162 被引量:2,434H指数:27
相关作者:杨勤科李锐常庆瑞穆兴民高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47篇天文地球
  • 28篇水利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土壤
  • 24篇黄土高原
  • 22篇径流
  • 18篇降雨
  • 17篇输沙
  • 17篇流域
  • 14篇水土
  • 13篇土壤侵蚀
  • 12篇土地利用
  • 11篇植被
  • 11篇泥沙
  • 11篇河流域
  • 11篇黑土
  • 10篇沙量
  • 10篇水土保持
  • 9篇输沙量
  • 9篇数字高程
  • 9篇数字高程模型
  • 9篇小波
  • 9篇高程模型

机构

  • 91篇西北农林科技...
  • 68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7篇西北大学
  • 10篇长江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咸阳师范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3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澳大利亚联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5篇杨勤科
  • 28篇李锐
  • 27篇常庆瑞
  • 25篇穆兴民
  • 19篇高鹏
  • 15篇谢云
  • 13篇张晓萍
  • 12篇焦菊英
  • 11篇王飞
  • 8篇郭伟玲
  • 8篇谢红霞
  • 7篇刘京
  • 7篇张平仓
  • 7篇王春梅
  • 6篇李林育
  • 6篇刘炜
  • 6篇王双银
  • 6篇张兴义
  • 6篇温仲明
  • 5篇段兴武

传媒

  • 21篇中国水土保持...
  • 20篇水土保持通报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1篇干旱地区农业...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地理研究
  • 4篇长江科学院院...
  • 4篇泥沙研究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文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17篇2011
  • 37篇2010
  • 43篇2009
  • 33篇2008
  • 14篇2007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秃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水土流失治理的水沙效应研究是水土保持规划与治理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以秃尾河流域降水、径流、泥沙等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和距平累积方法分析降水、输沙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秃尾河流域输沙量在多年变化中呈明显下降趋势;针对影响流域输沙变化的降水和人类活动因素,结合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法和降水-输沙双累积曲线,定量计算出不同时段的输沙衰减量以及降水变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导致的减沙量及其所占比重。分析表明: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对秃尾河流域输沙变化的影响差异很大,流域20世纪70年代之后输沙衰减的主要驱动力是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对秃尾河流域7月、8月输沙量影响最大。
周旭穆兴民张鑫严宝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泥沙黄土高原
延河流域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分布预测——广义相加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37
2008年
物种分布预测,对于物种的保护、利用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对延河流域典型地带性物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的空间分布预测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流域本氏针茅草地的保护、恢复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氏针茅分布的环境梯度较广,在坡度、坡向、温度与降雨的各个梯度上都有分布,除高平地和侵蚀剧烈的沟道外,各种地形部位上亦可以存在。建立的广义相加模型表明,本氏针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年均蒸发量和温度季节变化两个因子,而非单纯的降雨、温度因素。从其分布概率看,本氏针茅在延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有可能分布,但其分布集中区主要在中北部,与实际观测相符。模型检验表明,建立的模型满足统计要求。
温仲明赫晓慧焦峰焦菊英
关键词:自然植被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相加模型
自然侵蚀量和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水土流失治理标准被引量:12
2008年
在总结分析国内有关自然侵蚀量、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自然侵蚀量与容许土壤流失量的关系,讨论制订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的思路。认为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的确定有3个参考值:1)标准值,即一定条件下的容许土壤流失量,是水土流失治理至少要达到的目标,且随着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功能需求与可实施的最佳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的侵蚀危害与治理约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2)理想值,即正常自然侵蚀状态下的土壤流失量;3)极端值,即土壤流失量为0,不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应是先控制到现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容许土壤流失量范围内,逐步达到自然正常侵蚀量或制止水土流失的发生;还应引入环境伦理、环境美学及景观设计等理念,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
焦菊英贾燕锋景可王万忠
关键词:自然侵蚀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陕西省洋县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为研究对象,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很合理,未利用土地面积过多;(2)从坡度和海拔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耕地、园地、建筑用地均集中在坡度小于8°、海拔小于800 m的区域,随着坡度和海拔的增大,土地利用类型逐渐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
杨琨常庆瑞高欣孙宁阴淑婷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资源GIS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面平均雨量推算方法被引量:20
2008年
面雨量推算方法及雨量站点数的选取是分析流域面平均降雨量的关键。选取降雨数据相对集中的1981—1986年期间陕北黄土丘陵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流域各雨量站降雨资料,以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流域面雨量值作为参照值,用算术平均值法推求各种雨量站点个数情况组合下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与雨量站点个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随雨量站站点个数的增加,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呈减少趋势,其中,在窟野河流域,当选取9个雨量站点时,按照上、中、下游均匀选取站点组合的方法所得面雨量值与参照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都在10%以内;在秃尾河以及佳芦河流域,以至少选取3个雨量站点个数,仍按照上述方法选点所得面雨量值与参照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都在5%以内。研究提供了在雨量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处理个别雨量站数据缺失而又不影响研究精度的方法以及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
汪丽娜穆兴民张晓萍李艳
关键词:降雨泰森多边形法黄土丘陵区
考虑坡度变换的中低分辨率地形湿度指数提取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中低分辨率的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和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趋于平缓,单元栅格高程信息的改变也会影响单元汇流面积的计算,基于中低分辨率提取地形湿度指数必须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以1∶5万数字地形图分别构TIN得到分辨率为10,20,40和60 m的DEM,进行频率和累计频率统计,以10 m分辨率DEM为参考对其它分辨率DEM做坡度变换,提出根据高分辨率DEM若干栅格的单元汇流面积的均值作为低分辨率DEM的单元汇流面积,根据这两方面对地形湿度指数进行了改正。
白天路杨勤科王洪明蔡清华
湖南省耕地及粮食生产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谢红霞谢永红王翠红杨君袁红
关键词:耕地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降水是影响区域自然及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及沈阳3站1906~2007年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量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趋势。哈尔滨、长春、沈阳近百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44.7mm、604.0mm、709.8mm。除个别月份外,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年内,1月降水量最少,占年降水量的1%;7月最多,占年降水量的26%~29%;连续最大3个月(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2%~67%。降水量集中指数为14~18。年降水量变异系数为0.21~0.22,最大年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2.94~3.12。近百年内,降水量异常偏多年份为哈尔滨站的1932年,没有发生异常偏少的年份。长春站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减小,哈尔滨及沈阳站未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在近百年中,1900~1935年东北为少雨期,1936~1959年为多雨期,1960年代以后则为少雨期。
高鹏穆兴民王飞王双银
关键词:降水量
紫色土坡面产流产沙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应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紫色土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减少,且在小雨强下坡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显著;紫色土坡面径流总量有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坡度较大时,雨强对径流总量的影响不明显;紫色土坡面产沙总量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增大,10,15,20°坡的产沙量较大,为3106.03~8117.09g,故应在坡度≥10°的坡地上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钟壬琳张平仓
关键词:紫色土径流量产沙量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DEM数据综合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在同一地区,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分辨率的降低,或者地形图比例尺的缩小,DEM或地形图所描述的地形表面的细节部分不断舍弃而表现出宏观的骨架特征。本文将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和方根模型结合模拟这一过程,由基于1:1万比例尺地形图建立的DEM生成了两种新的较小比例尺DEM,对比不同比例尺等高线可知,较小比例尺保持了较大比例尺的山体轮廓、山脊、谷地走向等地貌形态的塑造。采用坡度和剖面曲率两个参数及信息论的方法,分别对原始DEM和新生成的DEM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DEM经过数据综合,不但地形表面的轮廓越来越平缓,而且地形表面的细节也越来越平滑。利用方根模型作为小波高频系数阈值选取的依据更贴近于传统制图综合方法,能够将比例尺的改变与综合程度结合起来,实现任意比例尺DEM的自动综合。
于浩杨勤科张晓萍李锐
关键词:小波多尺度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制图综合坡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